由中央结算公司发起,经财政部、银监会同意,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于今日正式成立。此公司的成立的背后,是理财市场整体基础性系统建设的局部搭建和完善。而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建设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银行理财产品包括托管、资金清算、信息披露等一系列基础性设施系统建设都将在未来逐步实现。
基于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登记托管,我们来看看目前它能为我们带来哪些便利:
首先,该银行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上线,“强制”银行理财产品的规范登记,据了解理财产品需逐只报告,且一款产品最多需要登记的要素达200多个,同时每一只理财产品在登记系统内会获得唯一登记编码。这些行为不仅将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的登记由分散走向全国集中统计,还通过登记编码方便投资者识别银行理财产品的真假性,为投资者提供了透明、便捷的辨别途径,有效杜绝各类飞单类理财产品的发行……
其次,规范的第三方统一托管平台也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转让提供了便利。据业内人士反映,目前的理财产品托管情况较为分散,不仅托管标准不一,而且造成账户不唯一,不同理财产品之间的流动性较差。形成统一的平台,不仅加强了流动性,也增强了产品的透明度。
再次,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将形成对风险的良性把控。银监会近期的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投资特定目的载体、委外投资或信息报送不规范的银行理财产品,应当由银监会指定的机构进行托管。可以看出监管层有意把控委外投资这类业务的风险,在加强信披要求的同时,也在收缩业务的入口。
最后,这一些列基础设施系统建设,为理财产品刚性兑付问题埋下了伏笔。现在银行的托管机制,当收益率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率时,部分银行利用本行托管的便利,在本行内部进行利息调剂,为刚性兑付的打破施加了很大的阻力。实行了中心托管之后,再配以银行内部机构设置的专门化或事业部制,建立严格的前台、中台、后台的运作风控体系,便会使得银行理财业务回归本源指日可待,投资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会获取更好的受益。
但是由于第三方托管对银行来说也会带来操作、沟通等方面的成本提升,会由于信披程度较高阻碍银行既有的一些业务发展,第三方的托管费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产生竞争力等一系列的问题,也会为银行理财集中登记托管业务的展开带来阻力。不过可以相信,在行业机构及监管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市场效率、银行理财业务健康规范化发展指日可待。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