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期分析专栏】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 去除中小企业融资痛点

分享:

  据统计,截止去年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接近11.45万亿,同比增速达7.9%,其增速高于全年主营业务收入、高于全年利润增速。面对企业债务风险暴露增多,企业债务率增速加快、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丰富动产融资,尤其是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模式成为破除融资难、缓解债务风险的有力措施。

  今年2月,央行带头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快推进应收账款证券化等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盘活工业企业存量资产”,“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推动更多供应链加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建立应收账款交易机制,解决大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资金问题。推动大企业和政府采购主体积极确认应收账款,帮助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

  目前,应收账款融资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向银行提供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的模式申请贷款获得资金;另一种是通过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公司,再由保理公司负责融资、管理、催收及信用风险管控等综合服务。随着金融在工业领域的支持不断深入,近年来,也有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融资。

  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惜贷已很是普遍,再加上中小企业本身的信用评级很低,要想从商业银行获得应收账款贷款难度更大。同时,据了解,截止去年年底,通过保理公司进行应收账款融资的规模虽已超过2000亿元,但是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中的占比仍然太小。

  要破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大力拓展金融对工业发展的支持深度,需要解决应收账款融资过程中资金需求方与资金提供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建立应收账款科学统一的登记系统、交易机制、服务平台。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组织的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是致力于促进应收账款融资的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提供透明公开的业务流程,科学统一登记系统、规范的交易机制,截止今年5月底已吸引8.7万家用户加入,促成融资总额突破2万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用户占比达89%,超7成中小微企业获得应收账款融资。同时,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商业银行。在此平台上,银行可以更加了解应收账款融资过程中各方的信用情况,通过信息共享不仅可以方便其监管,还可以考虑借此丰富企业增信的方式。

  在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多管齐下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是应有之义。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推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能助力破除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