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出到投贷联动试点开启,商业银行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正努力朝着资管业务转型的方向行进。供给侧改革思想的核心要求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现状进行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资产端的金融“脱媒”趋势愈发明显,商业银行急需从传统的信贷模式进行转型。从国际历史经验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直接融资的比例逐渐提高,资产管理业务也相应得到发展。我国整体宏观环境有助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实现积极转型,而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则成为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积极转型的助推器。
具体而言,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主要就其理财产品在产品形态、投资领域、投资策略等方面进行转型,优化其供给端。目前主要在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净值化、投资品标准化、投资品权益化作出诸多努力。
一、产品净值化。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与存款同质化,市场吸引力将会下降。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是银行理财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净值型产品是全球资管的通用产品模式,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模式的具体载体,净值型产品可实现银行理财产品由负债驱动转向投资驱动,推动直接融资模式的发展。净值型产品通常投向不同的市场,而其收益中一般存在一定的风险溢价,可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要。目前,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等发行了多款净值型产品,由于目前刚性兑付未完全打破以及投资者对净值型产品的接受度不一,银行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型走向净值型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投资品标准化。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向前推进,投资品的标准化日益提高。由于标准化的投资品具有流动性好、风险定价等优势。而监管层对于商业银行通过通道出表的监管日益趋严,资产证券化具有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银行盘活存量信贷的需求。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形式连接信贷市场与债券市场,实现信贷资产的可交易和可流转。在经济持续放缓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必然会上升。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关注类不良资产的处置,在监管的引导及银行盘活存量信贷资产需求下,投资品标准化是未来的趋势。
三、投资品权益化。投贷联动试点的开启拓宽了商业银行的投资范围,可一定程度上实现风险与投资收益的匹配。而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以及当前越来越高的债券风险,银行资管90%以上配置在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模式将很难匹配满足对于收益率的要求。而银行资管的资产配置中增加权益类投资配置一定程度上可解决这种现状,另外,也可通过权益类投资增大整个经济直接融资比重,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另外,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在优化自身理财产品供给实现其资管业务转型的同时,也起到了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商业银行在完成其发挥市场导向作用、推动产业结构改革、主动服务实体经济、严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支持供给侧改革的使命的同时,也应紧抓供给侧改革大环境背景下的机遇,努力实现其自身资管业务的转型。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