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GDP实际增速同比下滑0.2个百分点,仍然保持了下降的趋势,但CPI重新站在2以上以及PPI负增长的大幅收窄等利好使得GDP名义增速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达到7.4%,整体经济呈现企稳迹象。
由于2015年至今多达6次的降息使得市场利率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银行体系流动性也相对宽裕,因此2016年下半年继续降息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再次降准的可能性也大幅下降。
以银行理财业务为代表的表外业务在2016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使得降准带来约束作用显著减小,再结合当下乐观的短期流动性、回升的物价,以及其它流动性工具的补充都使得降准空间出现明显收窄的情况。降息、降准的预期下调有利于银行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其收益率水平。
虽然从2016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整体收益率仍然维持着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但自4月开始,部分地区、部分银行收益率的下滑幅度有所放缓,至6月时,由于年中时点效应影响整体收益率放缓幅度较为明显。我们预计下半年银行理财整体收益率仍然将保持下滑趋势,但下滑幅度可能出现明显收窄,除结构性产品外,面向普通个人客户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率将很难超过4.5%。
2016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中,不同类型银行呈现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大型银行对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表现出了明显的“控规模、控收益”的态度,该类产品的规模增速有明显的放缓,取而代之的是加大了净值化转型的脚步,即使较难迅速完成净值化转型,也会优先向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转型。因此2016年上半年,全国性银行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才会大幅下滑。大型银行除了净值化的转型趋势以外,建立银行理财产品交易平台、允许银行理财产品转让,也符合市场的需求及行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已经有部分银行推出了线下或者线上的理财产品转让平台,为客户提供理财产品转让服务,甚至还提供代客户寻找对手方的服务。理财产品可转让大大提高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改善了客户的流动性风险,增强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
而中小银行相对发展程度较低,快速拓展市场份额则成为其首要目标,大多数中小银行在2016年上半年继续维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部分银行理财余额同比翻了一倍,展现了中小银行极强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热情。
2016年上半年监管层也加大了对银行理财的相关监管力度。首先,2016年一季度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就表示,除部分确实有实施困难的农合机构、村镇银行等小型机构外,其他开展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销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均应实现自有理财产品与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双录的开展无疑能更好的避免销售误导等问题的发生,同时也能真正的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为银行理财业务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由于受到债市收益持续走低、理财成本倒挂、优质资产难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委外投资成为银行理财市场关注的热点。针对这一热潮,银监会虽然没有出台正式的文件,但也采取了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在第二季度中,中国银监会便对所有发行过分级型理财产品的银行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停止新发分级型理财产品。此举主要是针对银行委外资金加杠杆入债市带了的债市利益输送等潜藏问题,表明了银监会对新兴热点的关注以及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警觉。
在银行理财极快的发展过程中,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出现脱节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在这一阶段委外投资成为银行理财发展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面对高速发展的委外业务,银监会有可能在下半年发文明确相关规范。基于混业经营的思路愈发清晰,相关条例将会已引导为主,推动相关业务的正面发展。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