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金融圈的小伙伴们除了被英国退欧刷屏之外,万科的股权之争也是频频更新动态,让我们强行吃了一剂安利。万宝之争急转成万华之争也让万科的话题瞬间嚼出了新滋味,但是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王石等的个人魅力和处世之道,也暂且搁置对此次股权之争结果的评论,我们只来谈谈万科的股权结构。
在前海人寿叩门之前,万科前十大股东合计股份持有权比例仅仅为22.72%。这也就代表着,在二级市场花200亿就能买下万科。而且万科的估值和市盈率都很低,这样的企业买来便宜,卖了值钱,人人都眼馋的盯着这块肥肉,宝能看准了之后便果断出手了。目前来看,无论是掌握万科的实际控制权还是仅仅当做财务投资,宝能都稳稳当当的赚了一把。
作为万科创始人的王石当年主动放弃股权,也是想的如何能在二级市场上“拨乱反正”,树立起一种较为健康的经营模式。因为相对分散的股权能够有效避免“一股独大”、损害小股东权益的情况。同时较为分散的股权能有效地带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收益以及产生相对的权力制衡,有利于经营者的创造性发挥和股东间的民主决策。
但是如果股权过于分散,不仅会产生潜在的股东“搭便车”行为,还可能会增加股东之间为争夺企业控制权而展开权力斗争的概率,而这些危害可能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现在的万科便成了典型案例,而这一波三折的股权之争也将被写入教科书。
毋庸置疑,股权结构度决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布,进而决定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因而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由于以王石为代表的一票职业经理人把万科做成了中国首屈一指的房地产企业,且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品牌,暂且不谈宝能狙击后董事会作出的决策,至少在我们能看到的公司经营业绩上,以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团队已经给投资者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回到这次股权争夺事件上来看,可以说双方没有对错之分,更不用进行道德绑架,因为这无外乎是资本的博弈。但是,参与到游戏中来,就要遵守游戏规则。最好的结局就如王石在今天的股东大会上所言,无论自己去留,只要万科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文化能延续下去,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荣辱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