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期分析专栏】上海将试点金融行业“功能监管”,金融监管体系变革大幕或将拉开

分享:

    一、金融监管体系变革山雨欲来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自建立至今已有近20年,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英美等发达国家均对其监管体系进行了变革与升级,而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届人士也开始认为现行的监管体系已经逐渐落后,甚至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变革是有必要的,甚至说是必需的,但是金融监管体系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变、变成什么样,都是政府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长时间以来我国的监管体系没有出现任何实质性的变动。

    然而这一次,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变革的风似乎真的刮起来了。

    3月31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制定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据相关媒体报道,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在6月份召开,“一行三会”改革方案将是会议主要议题之一。根据目前传闻中最有可能的改革方案,央行将提升为副国级部门,其下可能会设立金融管理局,负责三会的监管协调;下设综合监管委员会,委员会将独立于央行其他部门,成为部级单位,直接对下面三会进行监管,三会则降为副部级单位。行业内将这个一行吞并三会的改革方案称为“超级央行”。

    就在这个“超级央行” 的改革方案引起的市场广泛和热烈讨论不久后,5月25日,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在出席第十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时表示,上海金融行业已经形成综合监管、功能监管的总体框架,近期将开始实施,总体框架将会在不改变现有金融监管格局的情况下,先行探索,为我国在下一步的金融监管方面提供经验。

    根据我国政府在各类制度改革方面如“营改增”的例行做法,通常是先在部分发展较快的省市进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上海市对金融行业功能监管的探索,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变革的开始。

    二、金融行业或由政策红利时代走向审慎监管时代

    4月底,央行、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126号文),进一步规范票据市场。

    5月初,银监会向部分城商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其停止发行新的分级型理财产品,意在对于通过分级产品进行加杠杆的做法进行规范。

    同样是在5月份,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指引》,其中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子公司,需成立满两年、管理的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规模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不低于6亿元人民币。其中,对于管理的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规模的规定,直接导致大量基金子公司不符合这两项规定的要求。

    此外,近期还有多项政策发布,对于银行理财中收益权互换、产品宣传规范等提出要求。

    综合金融监管体系“超级央行”的改革方案,和近期金融行业新颁布的多个监管政策的导向,我们有理由认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已经逐渐从过去的政策红利时代走向审慎监管的时代。

    回顾我国金融行业各个子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行业发展的初期,监管环境往往较为宽松,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各类创新留出足够的空间;而在行业发现到了一定阶段之后,监管环境就会逐渐趋严,以防范不断累积的风险最终逐渐积聚成为系统性风险。如信托行业,凭借政策红利给予的通道优势,获得了相当长的快速发展期,而在通道优势逐渐丧失以后,发展速度便明显放缓。

    三、全新监管体系或改变资管行业现有格局

    金融监管体系的巨大变革,可能会对资管行业的现有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以上文提到的几个最新颁布的监管政策为例。最近受新规影响极大的基金子公司,凭借“万能通道”的天然优势,在1年的时间里,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规模自2014年的3.74万亿元迅速增长至8.57万亿元,增幅达127.14%,远高于其他资管行业如信托、券商资管、银行理财的增长幅度。而新规颁布之后,许多基金子公司由于母基金公司业务数据的原因,将不再符合允许设立的要求。除此之外,基金子公司的业务规模也将受到净资本的约束,其相比信托公司等其他通道的政策优势大大丧失。

    票据市场监管的趋严,对于防范票据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涉及票据的各类风险事件频发,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市场的稳定。在新规发布后不久,近日更是有媒体报道央行将牵头成立“票交所”,规范票据市场,彻底清理此前票据市场存在的乱象。

    银监会叫停城商行新发分级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监管部门现在重实质轻形式的监管思路。从形式而言,股份行、国有行发布的分级理财产品,其数量和存续规模都远远大于城商行所发布的分级理财产品。而在实质上,城商行所发布的分级理财产品大量存在杠杆率过高、风险相对较大等问题,因此监管部门定向的叫停了城商行的该类业务,却对国有行、股份行没有做出类似的限制。

    随着监管体系的变革,目前资管行业中普遍存在资金池、资产池管理、抽屉协议、监管套利、以及各种位于监管空白的擦边球都将面临极大的监管风险。而这些行业现行操作方法的改变,将对资产端、资金端的价格,以及各机构的经营模式、发展策略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推动“刚性兑付”行业潜规则的打破。总而言之,我国金融体系变革的风暴已经在酝酿,而风雨过后,必将是更晴朗的艳阳天。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