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信托行业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达到16.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06%,环比增长0.02%。
从一季度各项资产管理规模横向比较来看,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规模7.77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14.34万亿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3.73万亿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约1398亿元,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5.70万亿元,保险资产管理规模约1.4万亿元,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仍处于金融行业第二位,不过与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差距在逐渐减小。
增速方面,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速为15.1%,继续放缓,这主要在于资产荒与去年较高信托资产规模基数两方面主要因素。一方面,当前资产荒仍然延续,资产获取难度较大,优质项目不足,加之刚兑压力较大,信托公司对于风险承担意愿有所降低,而且传统通道业务也面临基金子公司等各种竞争。
另一方面,2015年一季度正是股市牛市阶段,伞形信托等股票投资信托增幅明显,增速为147.5%,而今年一季度伴随股市下行以及伞形信托业务的停止,股票投资信托规模缩水严重,阳光私募合作基金绝对规模走低,目前股票投资类信托资产规模仅为4141.8亿元,同比增速为46.7%,环比增速为-62.7%,对一季度信托资产增速具有较大拖累,资本市场震荡以及严格监管对于证券投资类资产规模形成较大冲击。
从信托业协会公布的第一季度信托行业数据即可看出在现阶段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进入攻坚期的背景下,“资产荒”现象凸显。同时,实体经济下滑,各类前期投资项目风险累积,信托行业进入多事之秋。在“资产荒”背景下,信托公司首先还是应该落实对存量信托项目的风控,主动压缩传统业务的新增规模,并对新增业务规模加强风险管理。
在“资产荒”背景下,信托公司产品线可以积极尝试向一级和一级半市场延伸,积极尝试包括PE投资、定向增发、并购重组、新三板投资、量化对冲等业务。利用地域和行业经验优势,深耕区域内的政信合作机会,积极开展PPP、产业基金、政府引导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尝试。
借助QDII、QDII2、QDLP等方式,寻找海外优质资产。当前国内超高净值群体(可投资资产超过一亿元)里,海外配置比例在10%-20%之间,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高净值群体,海外配置比例大约是10%,海外配置领域市场需求可观。
同时,信托公司可积极探索信托特色化业务,积极尝试家族信托、消费信托、年金信托、土地流转信托等,丰富信托公司产品条线。在稳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有效的信托业务创新,不断使自身信托产品和服务专业化,更具竞争力。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