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期分析专栏】从丰富性看银行理财趋势变化

分享:

    2016年1季度,普益标准发布了最新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从其中“理财产品丰富性”一项,我们可以发现银行理财行业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变化。

    从开放类型看,2016年1季度我国银行业新发行了理财产品29808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共发行29445款,占比为98.81%;非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共发行195款,占比为0.65%;净值型理财产品共发行159款,占比为0.53%。

    可以看出,在数量上2016年1季度行业中新发行的理财产品还是以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为主,但是各机构类型的银行也都开始了向开放式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探索。开放式、净值型产品由于有存续时间长,可定期申购赎回的特点,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加方便,所以在未来的转型过程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会有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开放式产品单款的存续规模往往远大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因此仅从数量占比上而言,开放式产品的比例增长速度不会太快。 

    从收益类型看,2016年1季度我国银行业共发行了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29445款,其中,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共发行4911款,占比为16.68%;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共发行7960款,占比为27.03;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共发行16574款,占比为56.29。从整体来看,市场上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略高于保本型理财产品。对于银行而言,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更有利于银行打破刚兑,回归资管本质,因此发行占比逐渐增加也在情理之中。

    从各机构类型内部来看,城商银行发行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占比最高,为67.84%,其次,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发行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占比都集中在50%左右,而外资银行主要以保本型理财产品为主,占比为86.86%。

    从期限类型看,2016年1季度我国银行业共发行了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29445款,其中,以1-2个(含)月期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最多,7702款,占比为26.16%;其次是2-3(含)个月期的理财产品,共发行7197款,占比为24.44%;然后是4-6(含)个月期的理财产品,共发行5633款,占比为19.13%。因此,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以3个月以下的短期产品为主。

    随着银行理财规模的不断增加,理财产品的期限却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从机构类型来看,国有银行的期限偏好主要集中在3个月以下,股份银行和城商银行的期限偏好在1到12个月之间呈现U型趋势,而农村金融机构的期限偏好则是在1到12个月之间呈现向下的趋势。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