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已完成网站系统、会员管理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启动了面向全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规划研究,正与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实现对接,推动数据采集与信息共享,并配合央行承担统计和风险检测预警系统开发运行工作。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成立和发展从侧面可窥视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欣欣向荣”。
不过,从公布的第一批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单位名单来看,传统金融机构却占据了半壁江山。业界有声音认为,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至今,已逐渐沦为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券商等的另一领地。部分市场人士甚至认为,国内现存上千家P2P网贷平台,这些P2P网贷平台相较传统金融机构更具互联网基因,而如今的互联网金融协会留给其的席位与之地位不匹配。
从资金规模来看,截止2016年3月底,网贷行业余额5039.77亿元,环比增长6.82%(数据来源网贷之家),与银行、信托、保险、券商等传统行业以百万亿为单位的体量相比仍相差甚远。从运营模式来看,我国大部分的P2P网贷平台缺乏创新,更多的是将线下的交易挪置线上,缺乏有效的风控措施,坏账率高企,且e租宝等事件的爆发更给整个行业增添负面影响。仅凭较大的机构数量想要在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尚显不足。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虽然布局互联网金融相对较晚,但在优质的风控措施和长远的战略布局指引下,其效率更高,步伐更为稳健。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我国的金融市场缺不了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需要传统金融机构。
相对于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具有几点突出优势,而这些优势如果发挥得当,将有效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并不断增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活力。
首先,传统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例,在风险定价、产品设计、风险处置等核心板块具有充足经验和应对措施,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灵活进行产品设计的同时规避或减少相应金融风险。其次,人才是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顶尖的金融人士基本集中在传统金融机构,无论从人才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传统金融机构都具有较大优势,再次,在发展客户层面,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客成本相对较高,且维持客户忠诚度的成本更高。而传统金融机构早已在投资者眼里留下较好印象,投资者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信任度更高。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其拥有广大的中产阶级和农民用户,客户群体广泛,忠诚度也更高。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进行普惠金融具有先天的用户基础。最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完善,我国居民金融素养的不断提升,居民对于投资理财的认识不断改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单靠高收益吸引投资者的方式不能长久,赢取客户的落脚点都在“拼资产”和“拼风控”层面。而传统金融机构在资产端的布局和风险评估、研发能力使传统金融机构可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协同进行产品创新研发和风险管理,这是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当然,互联网金融需要传统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也需要互联网金融。前者的“需要”指传统金融的大体量和先天的经验积累对于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不过,互联网金融需要传统金融机构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创新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后者的“需要”指传统金融机构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创新,通过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积极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服务群众,服务我国金融市场。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