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期分析专栏】场外配资卷土重来,屡禁不止为哪般?

分享:

    近日来,随着A股市场的复苏,曾经一度淡出市场视野的场外配资也再度卷土重来。去年六月中旬,场外配资导致的过高的市场整体杠杆率,是A股爆发罕见股灾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不仅受到市场的口诛笔伐,其生存的土壤伞形信托也被禁止,提供软件服务的恒生公司等更是遭到了管理层的秋后算账,一时间,人们认为A股市场上场外配资的故事就将在此告一段落。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资本逐利的特性注定了场外配资将会死灰复燃。

    进入2016年,A股在经历了1月份的低迷,2月份的调整之后,在3月份迎来了一波反弹,市场氛围逐渐转暖。在投资者纷纷议论今年的吃饭行情也许拉开序幕的时候,场外配资也借着这一春风卷土重来。据笔者了解,目前多家机构再次开展了场外配资业务,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各类配资公司显得也变得更加低调。而其中参与的资金,除社会资金外,银行资金也涉及在内。

    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银行资金参与场外配资的渠道主要有三种,包括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和各类资产管理计划。在配资比例上,相比去年也变得较为保守,几乎都在三倍杠杆率以下。而预警平仓线也设置得十分严格,根据配资比例的不同,具体的平仓线也有差异。以某商业银行为例,其参与配资的资金,提供的杠杆率为1:1时,平仓线通常设置在0.7至0.75之间;而杠杆率越高,其平仓线也越高,当达到三倍杠杆时,平仓预警线也提高到了0.9至0.93左右,整体平仓预警线水平相较去年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在单票持仓比例上,也进行了更多的限定,通常在20%-40%之间,超过这一水平就需要一事一议,进行额外的协商,有些较为保守的银行甚至规定单票持仓比例不得超过10%。在起配金额上,大多在2000万-3000万左右,也有部分银行将门槛设置到了5000万的高水平上。时间周期上,本次配资的资金,时间周期多为2-3周左右。

    场外配资再次屡禁不止,死灰复燃,我们认为资产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根据普益标准统计,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大约下降1.2个百分点,然而在资产荒之下,各家银行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端的收益水平下降实际上远远超出这一水平。以去年最为火热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例,其在上半年,其收益率通常在5%-6%甚至更高,而到了年底,收益率不足4%的ABS在发行时,都会面临数倍的超额申购。在进入16年以后,资产荒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资本市场上定增优先级的收益率都一路降至6%左右甚至更低。一方面资产端价格不断下跌,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负债端的利率水平降低有限,对于各家资产管理机构而言,就如同在夹缝中求生,压力可想而知。

    此次监管层对于场外配资的反应相较上一次明显更加迅速,目前已经针对债市杠杆展开了调查,有了此前的惨痛教训,此次场外配资的死灰复燃,我们相信监管和市场都会有更好的应对。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