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成都农商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摘 要
2023年四季度,债市逐渐修复,理财产品市场收益表现随之回暖,四季度末三农理财指数回升至81.15点。
2023年四季度,三农主题产品收益整体表现虽略弱于全国市场公募固收类理财,但整体波动也相对要小。该类三农主题产品收益整体表现有保持为正,部分机构的该类产品凭借多元化的大类资产配置和灵活多变的投资策略,经受住了多种市场考验,展示出了较强的目标收益获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2023年四季度,市场上发行的三农主题的净值型产品数量较上一季度有所增加,主要包括:渝农商理财发行的““益进乡村振兴”系列共计12款产品;中邮理财发行的“邮银财富惠农·鸿运”系列共计4款产品;江门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葵树睿盈(乡村振兴)”共计3款产品和其他机构发行的3款乡村振兴系列产品。
三农问题仍是现阶段重点热议话题。202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面分析当前的农村形势,从粮食生产、农民增收、改革创新、城乡融合等多角度发力,提振乡村发展,建设美丽中国;1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2.0)》,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为农户、涉农企业提供支持;近期,四川省财政厅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印发落实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通过三举措大力推动小微“三农”融资服务。成都农商银行牢记三农使命,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做法,构建多元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2023四季度,全国范围总共发行了33只三农相关债券,其中一般中期票据为7只、私募债8只,数量靠前。平均募集金额7.84亿,较三季度有所上升,发行热度有所上升;平均发行利率3.41%,较三季度下降了6BP,发行收益率有所下降;平均发行期限3.51年,较三季度平均期限明显有所缩短。
展望未来债市行情,总体基调上,可能的债券超量发行预期给供给端带来超预期增量,PSL发行扰动及额外的政策预期在1月可能兑现。短端方面,月底资金面或受春节假期影响趋紧,资金利率或有小幅上行;长端方面,大行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降息预期升温,但市场对1月降息已部分预期,警惕降息不及预期或落地后利多出尽等不确定性,结合部分机构可能有过年止盈倾向,预计长债收益率震荡偏强,但动能有限。
展望未来股市行情,美国经济24年可能进入温和衰退,市场预计最快3月起开启降息。尽管美国经济数据未见明显衰退信号,但美联储让通胀率回归目标水平是大概率事件。即便面临衰退,在选举年份,两党或难以达成增量财政刺激的共识,叠加居高不下的政府债务,财政刺激的空间较为有限。总体而言,临近春节过年红包行情有望推动A股结构性反弹,上市公司盈利修复和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为A股上涨提供长线动能。
三农理财指数底层数据来源于普益标准银行理财数据库。精选2018年以来理财市场三农主题相关产品共158款,基于其披露及返表累计净值、分红数据构成三农理财指数。每一期指数在合成时,将剔除当期到期产品,并同时加入当期新发产品,再根据所有入选三农主题产品净值的季度变动情况所反映的收益水平,经处理加工后形成最终的三农理财指数。
2004年至2014年,中央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不断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不断取得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保障不断提高,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但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农村建设缺乏资金等问题仍然存在,而利用好金融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可以对解决此类问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服务三农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开展。银行理财业务在此阶段聚焦三农问题,推出为农民群体量身打造的专属理财产品,有利于改善农民单一来源的收入结构,降低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强农民群体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此背景下,成都农商行联手普益标准适时推出银行理财三农理财指数,旨在以直观方式反映三农主题净值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情况,为投资者制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三农理财指数由经筛选得到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披露净值数据合成,披露净值数据主要来源但不限于银行官网、银行APP、中国理财网。
为体现三农理财指数的代表性,构成指数的银行理财产品应当是与三农主题相关的产品。每一季度,对构成指数的理财产品进行筛选,满足以下全部条件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披露净值数据将纳入指数的合成计算:
(1)当季度及上一季度总共披露不少于2条净值数据,且截至季度末产品存续时间超过45天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
(2)非结构型、非QDII的净值型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且其名称中带有乡村振兴、扶贫、惠农或富农等主题的产品。
每一季度,剔除已到期或是披露不满足上述要求的产品,并将满足上述要求的新产品加入产品池中。
在筛选出构成指数的产品池后,进一步的,根据产品池中所有产品披露的累计净值计算其区间年化收益。计算逻辑如下:
(1)对于当季度披露净值数据不少于2条的产品,根据最前端的净值数据和最末端的净值数据计算得到区间年化收益率;如果当季度披露净值数据仅有一条,那么前向取到上一季度的最后一条净值,并计算得到区间年化收益率;如以上步骤条件均不满足,不再将该产品纳入计算。区间年化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nnual_yield代表区间年化收益率,Net_value_last代表最末端净值数据,Net_value_first代表最前端净值数据,lens代表最前端净值数据和最末端净值数据相隔的区间天数。
(2)根据上一步骤得到产品池内每个符合要求的产品区间年化收益率,以季度为单位计算当期区间年化收益率平均值;得到平均值后,以2018年1月作为基期,每季度计算当季指数值。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ndex代表各期区间年化收益率计算得来的三农指数,n代表当期纳入计算的产品数量。
“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市场迎来净值化转型,打破刚兑之后,净值型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产品的收益获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愈发重要,业绩表现的收益和波动情况逐渐受到投资者关注。三农理财指数旨在以直观的方式反映当前理财市场上,三农主题的净值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动的整体情况。根据三农理财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对不同时间段内三农主题理财产品的收益进行衡量,在三农理财指数处于上升的趋势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三农主题理财产品整体上在该阶段获利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三农理财指数处于震荡的趋势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三农主题理财产品整体上在该阶段收益不稳定,当前投资获利水平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三农理财指数处于下降的趋势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三农主题理财产品整体上在该阶段收益处于下行区间,需谨慎进行投资。
2022年初,受大环境及市场普遍下行影响,三农理财指数下跌至90以下;2022年二季度和三季度,三农理财指数持续反弹,反映在市场整体回暖趋势的带动下三农主题理财产品投资收益有所改善,在国内政策引导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下凸显投资优势;2022年四季度,受年末债市大跌、理财“赎回潮”影响,三农理财指数大幅下降,反映三农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下跌;2023年前两季度,债券市场逐渐回暖,估值修复带动理财收益回升,三农理财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小幅上升至93.38点。2023年三季度,受债市调整影响,三农理财指数回落至69.86点。2023年四季度,债市逐渐修复,理财产品市场收益表现随之回暖,季末三农理财指数回升至81.15点。
2023年四季度,债市开始反弹,固收类产品净值逐步修复,三农理财产品收益保持为正,半年投资收益[当季半年投资收益为截至当季的半年区间投资累计收益,下同。]和一年投资收益分别达1.59%和3.58%水平,相对优于去年同期表现。相较于全市场整体表现,三农理财产品收益表现虽相对较弱,但部分机构的该类产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收益表现较亮眼,其中,成都农商银行、中邮理财、农银理财和徽银理财等机构发行的多款三农主题理财产品季度年化收益率表现不俗,代表产品分别为天府理财定期开放净值型理财产品半年期-16号(惠农专享)、农银理财农银安心·灵动180天人民币理财产品(乡村振兴惠农)、邮银财富惠农·鸿运封闭式2022年第20期(区域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农银安心·灵动"270天人民币理财产品(乡村振兴惠农)等多款产品。
2023年以来,三农主题产品收益整体表现略弱于全国市场公募固收类理财,主要是该类产品底层资产更为注重产品的风险控制而非高收益获取,以为客户提供相对更为安全和稳健的投资体验。其中部分机构产品凭借多元化的大类资产配置和灵活多变的投资策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跑赢绝大部分市场同类产品,在多种市场环境中均展示了相对较强的目标收益获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五年以来,按季度复利,三农主题产品累计收益与全国市场公募固收产品累计收益保持同向增长的稳定趋势,但2022年以来三农主题产品收益表现明显弱于全国水平。今年以来,受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影响,三农主题产品在底层配置时增加了低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更为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在此影响下累计收益表现相对略弱于全市场,四季度末超额平均累计收益率与全国市场公募固收产品累计收益差在1.40%左右。
2023年三季度,我们将乡村振兴债券和三农专项金融债纳入到研究范围内,并以此合成发行指数反映三农金融支持政策在融资市场内的落实情况。其中,发行指数拆分为发行数量指数、发行利率指数、发行期限指数和发行金额变动指数,以此分别反映三农主题债券每季度发行数量、发行利率、到期期限和募集金额的实际情况。
2023年四季度,我们持续将乡村振兴债券[乡村振兴债券是投向具有项目收益和持续回款能力的农产品产业园区、高标准农田等准公益项目。乡村振兴债券包括四类,专项地方政府债券、三农专项金融债、乡村振兴公司债以及乡村振兴票据。]和三农专项金融债纳入到研究范围内,并以此合成发行指数反映三农金融支持政策在融资市场内的落实情况。其中,发行指数拆分为发行数量指数、发行利率指数、发行期限指数和发行金额变动指数,以此分别反映三农主题债券每季度发行数量、发行利率、到期期限和募集金额的实际情况。
发行数量指数,其中
是第i个季度的三农债券发行数量,
是基准季度的三农债券发行数量;发行利率指数
,其中
是第i个季度发行的第j个债券的票面利率;发行期限指数
,其中
是第i个季度第j个债券的发行期限;发行金额变动指数
,其中
是第i个季度第j个债券的总募集资金额。
2023年四季度,三农债券平均募集金额指数环比上升,发行数量指数、发行利率指数和发行期限指数环比下降,三农债券发行系列指数分别为:发行数量指数183.33,环比下降56.58%;平均募集金额指数5.50,环比上升20.69%;发行利率指数85.97,环比下降1.90%;发行期限指数40.54,环比下降24.61%。具体来看,三农相关债券三季度募集金额有所上升,平均募集金额指数反映募集热度有所上升,发行期限指数则反映三农相关债券期限变短,发行利率指数反映三农相关债券利率有所下降。整体来看,本季度发行的三农债券总体募集金额所有上升,三农相关产业主体债券融资意向较上一季度有所增加,平均募集金额指数有所上涨,反映融资热度有所上升。
更多详情请见:【“三农”系列指数报告(2023年4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