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数总览
2023年7月30日当周,全国精选60款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指数,为66.37点,较7月23日当周环比下降0.46点,环比跌幅0.69%,较基期周下降33.63点,下降33.63%。
2023年7月,全国精选60款非现金管理类中低风险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109.22点,环比上升0.30点,环比涨幅0.28%,指数较基期月上升9.22点,增长9.22%;全国精选60款非现金管理类中低风险1年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109.37点,环比上升0.40点,环比涨幅0.37%,指数较基期月上升9.37点,增长9.37%。
二、理财市场表现
1.现金管理类产品
全国精选60现金管理产品周均七日年化收益率持续下行
2023年7月30日,全国精选60款现金管理产品当周七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2.17%,较7月23日当周均值环比下降2BP,较基期周均值下降110BP。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发布后,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逐步规范底层资产投资运作,产品投资范围有所收窄,转向集中投资货币市场工具,产品收益整体呈现下滑态势,具体7月份,全国精选60款现金管理类产品周均七日年化收益持续下降,由月初周均值2.29%下降至月末周均值2.17%。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投放相对积极,月末资金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仍小幅加码。就操作量而言,7月逆回购全月净回收8110亿,主要在于6月季末投放的加码,月初至13日连续维持每日20亿元或50亿元的地量操作;就操作频率和时点而言,14日开始,央行投放小幅加量至200亿元,26日至27日,单日投放规模上行至1000亿元及以上。从MLF操作来看,7月17号央行投放1030亿MLF,当月MLF到期规模1000亿,增量投放30亿,投放规模基本符合市场预期(1至6月净投放规模分别为790亿元、1990亿元、2810亿元、200亿元、250亿元、370亿元),7月末MLF未到期余额在5.19万亿元的历史偏高水平。此外,7月24日开展1M国库定存操作,当月到期规模600亿元,招标利率为2%,创历史最低,显示银行流动性水平较为充裕。
从货币市场利率看,上旬,跨季后资金面明显转松,央行公开市场净回收,但资金价格绝对水平维持偏低位置,隔夜价格和7D资金价格分别最低触及1.0381%、1.6978%;中旬,7月17日为税期截止日,其后,18日受税期缴款的扰动,资金面出现小幅收敛,DR007价格上行至1.89%附近,依然处于政策利率中枢的下方,DR001价格由1.3%小幅抬升至1.64%附近;下旬,税期扰动过后,在央行加码投放的呵护下,资金面出现边际放松,7D资金价格回落到1.8%附近,隔夜资金价格回落至1.4%附近的相对低位,至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小幅抬升。总体而言,7月偏大的税期影响下资金面整体维持平稳,7D资金价格基本在政策利率之下运行,跨季之后资金分层情况随季节性收敛,且月末在资金价格未有明显抬升的情况下,央行逆回购投放主动加码,维稳资金面平稳的意愿相对偏强。
部分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展示
2.非现金管理类中低风险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
全国精选60非现金管理类中低风险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延续上行态势
7月,全国精选60款非现金管理类中低风险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109.22点,环比上升0.30点,环比涨幅0.28%,指数较基期月上升9.22点,增长9.22%,持续上升。
债券市场方面,7月份,短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升,中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降,中、短期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均下降。具体来看,7月31日,6个月和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81%和1.81%,较6月底分别环比上升4.52BP和下降8.08BP;6个月AAA企业债和1年期AAA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2.21%和2.44%,较6月底分别环比下降13.22BP和7.82BP。
部分中低风险6个月投资周期产品收益展示
注:产品近3月、近6月年化收益率根据产品净值日累计净值测算,可能与银行机构披露收益存有一定差异
3.非现金管理类中低风险1年投资周期产品
全国精选60非现金管理类中低风险1年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持续上升
7月,全国精选60款非现金管理类中低风险1年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109.37点,环比上升0.40点,环比涨幅0.37%,指数较基期月上升9.37点,增长9.37%,指数较上月有所上升。
长期限债券市场方面,7月份,长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上升,企业债到期收益率下降。具体来看,7月31日,2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15%和2.66%,较6月底分别环比上升1.37BP和2.85BP;2年和10年期AAA企业债到期收益率为2.64%和3.29%,较6月底分别环比下降2.69BP和2.73BP。
部分中低风险1年投资周期产品收益展示
注:产品近3月、近6月年化收益率根据产品净值日累计净值测算,可能与银行机构披露收益存有一定差异
三、理财应该怎么买
1.理财产品购买须知
回顾7月,前半月缺乏主线,市场处在“等政策”和“弱现实”的纠结情绪中,债市收益率窄幅震荡,几乎走平。月中二季度经济数据出炉,二季度经济增速低于预期,进一步坐实“弱现实”,债市收益率受基本面影响进一步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7月17日突破2.64%后一路下行至2.59%。7月2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定调更加积极,对房地产未提及“房住不炒”,首提“活跃资本市场”等,主基调超出市场预期,对债市情绪产生一定压制,债市收益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行。流动性方面,7月资金面先松后紧,整体宽松平稳。跨季后,资金利率重返低位,带动质押式回购成交量维持高位。7月中旬,受税期、缴准影响,资金利率持续上升,随后央行加大逆回购投放以呵护流动性,税期扰动不大。7月下旬后,央行加大对资金面的呵护力度,资金利率整体平稳,跨月流动性压力不大。截至7月28日,7月DR007中枢1.79%,相比6月下行10bp。
8月流动性展望:展望8月,基于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宏观政策力度将加大的定调,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要求下政府债供给压力或有所抬升。同时考虑到MLF到期规模将逐步增加,且随着政策发力信贷投放边际好转或加大银行超储消耗,预计央行可能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放量应对流动性短期冲击,另一方面在MLF续作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上或有所加强。此外,基于逆周期调控和政策协同的需要,降准等总量政策也有望适时落地。整体而言,预计8月DR007资金利率中枢将维稳在政策利率下方。
四、理财全知道
6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降温”
7月10日消息,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6月理财产品新发数量环比上升,全市场共新发了2601款理财产品,环比上升4.25个百分点,其中理财公司新发1136款理财产品,其环比上升14.17个百分点。
“自6月8日起,六家国有大行、多家股份行依次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此举措或将引起部分存款回流到理财市场,但短期内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会有实质影响。”普益标准表示。
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降温”。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管)、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18%、3.80%,环比分别下跌0.49个百分点、0.65个百分点。“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降温’,但较上月而言,本月下跌幅度有所缩减,其幅度约为上月的一半。”普益标准称。
此外,6月理财产品到期数量环比上升。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3年6月全市场共有4723款理财产品到期,环比上升8.28个百分点,其中理财公司共有2330款理财产品到期,其环比上升10.79个百分点。
在产品集中到期的压力下,“赎回潮”是否会再次出现?业内人士分析称,当下理财市场并不具备去年11月时理财“赎回潮”发生的前提条件,季末到期压力相对可控,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理财产品净值已经得到了明显修复,从理财负债端来看,集中到期或许较难引发大规模系统性赎回;二是产品持仓切换防守,对利率变动敏感性下降。
多家银行上线“零钱组合”服务
7月18日消息,“现金管理新规”整改结束后,单只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单日赎回上限调整为1万元,赎回额度太低怎么办?为了满足投资者对高流动性的需求,目前已有邮惠万家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推出“零钱组合”服务,凭借“大额快赎、秒到账”特性吸引用户的目光。在分析人士看来,此类服务具有满足大额赎回、高流动性需求的优势,但也需要关注可能造成的收益分化问题。
“零钱组合”理财方式走俏市场,近日,邮惠万家银行宣布,将“零钱包”功能升级,推出“智能转入”功能,根据转入金额为用户自动分配至多只产品转入,可以叠加多只产品的快速转出额度,提升用户的单日快速转出总额度。
从产品类别来看,邮惠万家银行“零钱包”目前有15只底层资产,产品发行机构来自中邮理财、平安理财、苏银理财、光大理财、信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七日年化收益率在2.08%-2.77%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现金管理新规”实施之后,T+0申赎规则均调整为T+1申赎规则,单日快赎上限只有1万元,产品流动性大幅减弱,银行推出的“零钱组合”对接多只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单日快赎上限大幅提升,可以满足用户对大额资金快速赎回的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零钱组合”本质是让用户购买一揽子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通过扩充底层产品数量,从而叠加日赎回上限。对于银行而言,一方面,“零钱组合”避免用户出于赎回限制而降低对现金理财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资金若从现金理财产品流向银行存款并长期留存形成“存款定期化”,将增加银行的负债端成本,挤压净息差,而“零钱组合”这类产品则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存款定期化造成对银行净息差的挤压。对于用户而言,“零钱组合”具有满足大额赎回、高流动性需求的优势。
“现金管理新规”落地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流动性减弱、收益率下降,这类“零钱组合”才开始大量出现,“零钱组合”并不是一种理财产品,而是底层捆绑销售多只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或货币基金的销售方式,对用户来说,具有满足大额赎回、高流动性需求的优势,但也需要关注可能造成的收益分化问题。
业内人士提到,“零钱组合”类产品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赎回额度限制对现金理财产品需求的影响,但能否借此推动存款理财化延续,答案还不一定。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为激发市场活力,引导调降存款利率的方向短期不会改变;而银行面对息差收窄,也将不同程度地调低存款利率以降低负债成本,因此存款利率的下降趋势将增加现金理财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成为推动存款理财化的动力之一。
附录:
附录1:现金管理产品收益指数计算方式:
是t周现金管理产品收益指数;
是t周第i款理财产品当周七日年化收益率周均值;
是基准周(t0)第i款理财产品当周七日年化收益率周均值;
是t周构建现金管理收益指数的产品数量。
其中,Ri为最近第i个自然日(包括计算当日)的每万份理财产品份额已实现收益。
附录2:非现金管理产品综合指数计算方式:
是t月理财产品综合指数;
是t月第j款理财产品当月最后一条累计净值;
是基准月(t0)第j款理财产品当月最后一条累计净值;
是t月与基准月标准时间间隔(30天的整数倍);
是t月第j款理财产品当月最后一条累计净值与基准月最后一条累计净值的日期间隔;
是t月构建综合指数的理财产品数量。
附录3:全国精选60款产品
本报告编制指数所取产品,是选取面向全国销售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财产品:一是选取多家理财机构发行的产品,尽可能体现所选类型产品的行业特点;二是充分考虑产品信披的时效性和信披质量,筛选净值披露规范、披露频率较高的产品,以便保证编制指数的完整性和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