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晋商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市场综述:
六个月投资周期银行理财产品过去三个月收益率达1.38%,股票型公募基金过去三个月涨幅为5.01%
银行理财市场
2023年3月26日,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现金管理产品当周七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2.27%,较2月26日当周均值环比上升7BP,较基期周均值下滑100BP。
3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中低风险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过去三个月投资收益率达1.38%,较上月环比上升71BP。精选50款中低风险一年投资周期产品,过去六个月投资收益率为0.98%。
3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中低风险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108.23点,环比上升0.51点,环比增幅保持不变,指数较基期月上升8.23点,增长8.23%;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中低风险1年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108.06点,环比上升0.56点,环比增幅0.52%,指数较基期月上升8.06点,增长8.06%。
信托市场
3月,集合信托理财产品加权收益率环比下降7BP至7.01%,短期产品收益率环比上升3BP至6.80%,长期产品收益率环比下降12BP至7.10%。
公募基金市场
3月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月均值为1.96%,较上月环比上升10BP;债券型公募基金过去六个月涨幅为0.27%;混合型公募基金过去六个月涨幅为-2.43%;股票型公募基金过去六个月涨幅为0.27%。
3月,债券型公募基金收益指数54.62点,环比上升15.75点,较2020年12月基期下降45.38点;混合型公募基金收益指数为-10.26点,环比上升3.34点,较2020年12月基期下降110.26点;股票型公募基金收益指数为-7.99点,环比上升11.85点,较2020年12月基期下降107.99点。
私募基金市场
3月,复合策略私募基金近六个月涨幅为-2.06%;股票策略私募基金近六个月涨幅为0.26%。
3月,私募基金收益指数方面,本月复合策略私募基金收益指数为23.66点,环比上升2.12点,较2020年12月基期下降76.34点;股票策略私募基金收益指数为34.65点,环比上升3.19点,较2020年12月基期下降65.35点。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资管新规过渡期已结束,银行理财产品进入稳健发展阶段,在资本市场震荡背景下,投资者需持续关注市场风险,根据自身配置偏好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获取相对稳定收益。
一、各类市场发展概况及风险事件速览
1.1、2023年3月各类市场产品发行概况
本月,全国各类型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3622款,较上月环比增加676款;封闭式产品发行3168款,占比87.56%;半开放式发行了308款,占比8.51%;全开放式发行量142款,占比3.92%;固定收益类发行3524款,占比97.29%%,为净值型产品的主要类型;混合类发行45款,占比1.24%;权益类发行4款,占比0.11%;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发行49款,占比1.35%。
本月,55家信托公司共发行2214款信托产品,其中集合信托2214款,单一信托0款。本月信托产品发行机构数量较2023年2月增长一家,发行产品数量环比增长436款。从产品期限上看,信托平均期限为50.49个月,环比下滑5.63个月。从发行产品的资金投向来看,投资领域包含基础产业、工商企业、房地产、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等维度,未发生实质变化。截至3月31日,2023年3月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37.91亿元,环比增加34.41%;基础产业信托成立规模227.83亿元,环比增加15.16%;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315.97亿元,环比增加56.36%;工商企业类信托成立规模60.73亿元,环比增加60.25%。
本月,从基金市场表现来看,141家机构共计存续货币基金产品791款,环比上升9款。股票型基金产品3月共存续3160款,环比下滑78款。
1.2、2023年3月各类市场风险事件展示
2023年3月22日,银保监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四十六条和相关审慎经营规则,对建信理财处以罚款540万元的行政处罚。据文号为银保监罚决字〔2023〕26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建信理财理财业务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开放式公募理财产品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比例不达标。二是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使用摊余成本法未采用影子定价进行风险控制。三是承接母行划转产品管理不到位。四是投资资产相关风险信息披露不到位。五是未严格执行合作机构管理要求。六是与母行隔离不到位,个别人员异地办公。
3月,部分信托公司收到监管部门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托公司互联网合作贷款规范整改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信托公司应于2023年5月31日前完成互联网合作贷款业务规范整改工作,包括重签合作协议、落实上述“三个自主”底线要求等。所谓“三个自主”即自主管理贷款合同、自主掌握信息数据、自主发起放款指令角度。《通知》鼓励信托公司根据业务实际、风险偏好等增加自主风控措施,规范开展互联网合作贷款业务。
2023年,公募行业优胜劣汰形势仍在延续,年初至今更已有多只基金挥别市场。3月9日,华安基金发布旗下华安新丰利灵活配置混合的清算报告,报告显示,该只基金自2月25日起进入清算期。而就在一天前,还有基金管理人连发旗下3只基金的清盘公告。拉长时间看,2023年至今,共有60只基金清盘(份额合并计算,下同),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93.55%。有业内人士表示,基金淘汰速度加快是当前全面市场化后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预计2023年基金清盘趋势仍会加快,且可能会呈现“二八分化”局面,竞争力不足的中小规模基金可能更容易面临清盘。
私募基金方面,2023年3月20日,深圳证监局发布第1期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指出了涉及组织客户“拼单”、资产证明核实不到位、超风险销售、未揭示风险等私募基金产品销售的典型问题,并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监管要求。典型问题包括:募资金额不符合要求;投资者资产证明不符合要求;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与私募基金风险等级不匹配;未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适当性管理缺失问题。
二、银行理财市场
2.1、精选理财产品收益情况
(1)现金管理类产品
精选50款现金管理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周均值先下降后上升
2023年3月26日,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现金管理产品当周七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2.27%,较2月26日当周均值环比上升7BP,较基期周均值下滑100BP。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发布后,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逐步规范底层资产投资运作,产品投资范围有所收窄,转向集中投资货币市场工具,产品收益整体较前期呈现下滑态势。具体3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现金管理类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周均值先下降后上升,其中2023年3月26日上升幅度较大。
从流动性投放来看,3月流动性投放呈现波动中逐步放松的特征,逆回购回笼资金4050亿元,MLF超量续作2810亿元。具体地,月初前两周逆回购到期规模较大,但由于月初资金需求相对较小,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总体呈回落趋势,第一周(3月1日至3日)合计回笼8720亿元;第二周(3月6日至10日)合计回笼9830亿元。第三周(3月13日至17日)面临320亿元逆回购和2000亿MLF到期,央行加大逆回购操作规模(从周二的290亿元逐步上升至周五的1800亿元)并超量续作MLF,投放短期流动性资金7120亿元,MLF超量续作2810亿元;第四周(3月20日至24日)合计回笼730亿元;为更好地平滑跨季资金需求,央行周一至周五每日分别开展2550、2780、2000、2390和1890亿元逆回购操作,第五周(3月27日至31日)全周合计投放8110亿元。
(2)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
精选50款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过去三个月投资收益率为1.38%
3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中低风险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收益表现较上月上升较大,过去六个月投资收益率达1.04%,较上月环比上升34BP。
3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中低风险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过去三个月投资收益率达1.38%,较上月环比上升71BP,区间收益较上月大幅上升。
(3)一年投资周期产品
精选50款一年投资周期产品过去三个月投资收益率为1.39%
3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中低风险一年投资周期产品收益表现上升明显,过去六个月投资收益率为0.98%,较上月环比上升46BP,2022年10月份的一年投资周期产品过去六个月投资收益表现为近半年最佳,为1.83%。
3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中低风险一年投资周期产品过去三个月投资收益率为1.39%,较上月环比上升91BP,区间收益较上月大幅上升,2023年3月份的一年投资周期产品过去三个月投资收益表现为近半年最佳,为1.39%。
2.2、精选理财产品价格指数
将精选理财产品累计净值标准化处理形成产品价格指数,综合反映精选产品累计净值增减变化情况。
(1)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
精选50款中低风险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延续上涨趋势
3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中低风险六个月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108.23点,环比上升0.51点,环比增幅保持不变,指数较基期月上升8.23点,增长8.23%,指数进一步上升,增幅幅度保持不变。
(2)一年投资周期产品
精选50款中低风险1年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延续上升趋势
3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精选50款中低风险1年投资周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108.06点,环比上升0.56点,环比增幅0.52%,指数较基期月上升8.06点,增长8.06%。
三、信托市场
3.1、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率及收益指数
3月,集合信托理财产品加权收益率环比下降7BP至7.01%,具体而言,短期限产品收益率环比上升3BP至6.80%,长期限产品收益率环比下降12BP至7.10%。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降0.81点至81.88点。截至3月31日,2023年3月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37.91亿元,环比增加34.41%;基础产业信托成立规模227.83亿元,环比增加15.16%;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315.97亿元,环比增加56.36%;工商企业类信托成立规模60.73亿元,环比增加60.25%。
四、公募基金市场
4.1、公募基金产品收益表现
(1)货币型公募基金
3月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月均值为1.96%,较上月环比上升10BP,较2020年12月份高点下降52BP。
从货币市场利率看,流动性相较于2月趋于宽松,但仍然存在资金分层现象。DR007月内均值为2.05%,较2月下降6BP;但R007的均值达到了2.5%,高于2月的2.38%,3月30日甚至达到了3.88%,创下年内新高。R007上升下的资金分层现象更多是由于跨季银行资金回表,非银机构负债端受到一定冲击。
回顾3月,资金面有所转松,但流动性分层现象仍存。资金面支撑方面,现金回流的过程延续至3月,全面降准25BP落地的同时,央行对MLF超量续作2810亿元,且于月末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以平滑跨季资金波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面紧张程度;利空方面,国债和地方债3月发行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净融资规模高于近年同期,且信贷数据依然较强,或增加法定准备金,对流动性影响偏负面。综合来看,3月资金面相对宽松,但跨季波动下流动性分层现象明显。
展望4月,资金面或进一步转松,压力可能得到缓解。利好方面,预期4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有所下降,且结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中央银行相关动态来看,货币信贷更加强调可持续性,预期信贷投放节奏趋于平稳,4月法定准备金或下降,对流动性起到一定支持作用。利空方面,经济快速回暖过程中收入预期增速偏快,政府存款或有所上升,对流动性产生一定拖累。考虑到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通胀不是政策担忧的重点,货币政策不具备收缩的必要性,因此对资金的趋势性回归不必过于悲观,但目前非银机构实际的融资成本和正回购规模处于偏高水平,综合考虑利空利多因素,预计4月资金面将进入波动状态。
(2)债券型公募基金
3月,债券型公募基金过去六个月涨幅为0.27%,过去三个月涨幅为0.12%,分别环比下降172BP和58BP;观测过去半年不同时段债券型公募基金区间收益表现,2023年2月,债券型公募基金六个月区间收益表现最好,为1.99%。
利率债方面,3月国债到期收益率和综合指标有所走低,曲线走牛。绝对估值来看,截至3月末,6M、1Y、3Y、5Y和10Y国债收益率分别为2.14%、2.26%、2.53%、2.68%和2.86%,较上月分别变动-5BP、-6BP、-5BP、-6BP和-6BP,长短端下行幅度基本相当。相对估值来看,上述到期收益率3月末算数平均近一年分位数为84.2%,较上月末下降12.1%。期限利差看,截至3月末,10年期收益率减1年期的利差近一年分位数为9.5%,较上月末上升1.0%;五年期到期收益率相对利差近一年分位数为26.2%,较上月末下降8.2%。
信用债方面,城投债和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均下行,信用利差有所收敛。截至3月末,AAA级城投债到期收益率近一年分位数为60.8%,较上月下降5.0%;AA+与AAA级城投债信用利差近一年分位数为29.6%,较上月下降15.6%。AAA级企业债到期收益率近一年分位数为59.4%,较上月下行9.5%;AA+与AAA级企业债信用利差近一年分位数为38.3%,较上月下降4.5%。
3月高等级信用债利差中,城投债收益率较国债有所波动,而企业债收益率较国债下行。截至3月末,AAA级城投债和国债的信用利差近一年分位数为47.1%,较上月上升3.5%;AAA级企业债和国债的信用利差近一年分位数为45.2%,较上月下降4%。
(3)混合型公募基金
3月,混合型公募基金过去六个月涨幅为-2.43%,过去三个月涨幅为-0.07%,过去三个月区间收益表现较2023年2月份有所下降,过去六个月区间收益表现较2023年2月份有所上升。
(4)股票型公募基金
3月,股票型公募基金过去六个月涨幅为0.27%,过去三个月涨幅为5.01%。具体来看股票市场,3月31日,上证指数报3272点,深证成指报11726点、创业板指报2399点,三类指数过去六个月涨幅分别为8.19%、8.79%、4.83%,过去三个月涨幅分别为5.92%、6.45%、2.25%。3月,股票型公募基金过去三个月的区间收益表现呈上升态势,三类指数过去三个月的区间收益表现均呈上升态势。股票型公募基金和三类指数过去六个月的收益出现明显上升主要源于今年股市的回暖。
4.2、公募基金收益指数
具体来看公募基金收益指数,本月,债券型公募基金收益指数54.62点,环比上升15.75点,较2020年12月基期下降45.38点;混合型公募基金收益指数为-10.26点,环比上升3.34点,较2020年12月基期下降110.26点;股票型公募基金收益指数为-7.99点,环比上升11.85点,较2020年12月基期下降107.99点。
回顾3月债市,资金面总体平稳,跨季波动不大,信用债表现较为可观。整体看,国债收益率曲线走牛;超额利差方面,3月城投债收益率较国债有所波动,而企业债收益率较国债下行;品种利差方面,各品种内部利差有所收敛。
回顾3月股市,市场呈现震荡与分化特征。归因上,一是市场不断强化经济复苏力度;二是海外紧缩预期再度升温。期间价值股表现优于成长;中小盘相对占优,AIGC主线下信息板块表现尤其亮眼。从估值看,3月末上证综指、深成指和创业板近三年市盈率(TTM)分位数分别为36.4%、29.1%和4.0%,较2月环比变动1.3%、-2.9%和2.1%。
五、私募基金市场
5.1、私募基金收益表现
(1)复合策略私募基金
3月,复合策略私募基金近六个月涨幅为-2.06%,近三个月涨幅为6.89%,过去六个月区间收益表现较2023年2月份有所上升,过去三个月区间收益表现较2023年2月份有所上升。
(2)股票策略私募基金
3月,股票策略私募基金近六个月涨幅为0.26%,近三个月涨幅为5.16%,过去六个月区间收益表现较2023年2月份有所上升,过去三个月区间收益表现较2023年2月份有所上升。
5.2、私募基金收益指数
私募基金收益指数方面,本月复合策略私募基金收益指数为23.66点,环比上升2.12点,较2020年12月基期下降76.34点;股票策略私募基金收益指数为34.65点,环比上升3.19点,较2020年12月基期下降65.3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