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上升至32.06点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40%。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0点至81.49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24点至87.0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10点至73.21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10.22点至31.41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至23.75%;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02个百分点至13.94%;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0.25个百分点至62.31%。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36946款,环比下滑5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2.06点,环比上升0.56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3.73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6.47点,环比上升1.07点,同比上升12.72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9.67,环比上升0.08点,同比上升11.86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1.59点,环比上升0.92点,同比上升19.01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1.13点至78.12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43%,环比上升6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33%,环比下滑12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58%,环比下滑46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4%,环比下滑3BP。
2021年11月指数变动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尾声,银行理财产品转型工作正加速推进,在资本市场震荡背景下,投资者需持续关注市场风险,根据自身偏好选择理财产品。
1.全国银行理财收益呈现下滑趋势,环比下滑1BP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40%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1BP至3.40%,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0点至81.49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
10月资金面走势整体上先收后放,仍然保持平稳水平。10月央行实施逆回购7D发行13900亿元,到期3900亿元;逆回购14D到期8400亿元,整体实现净投放1600亿元。本月有5000亿元MLF到期,但考虑到9月的等量续作,缓解了流动性压力。而从央行近期的表态来看,货币政策短期内较难实现进一步宽松,但在总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仍有结构性放松的空间;流动性供求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地方债方面,10月份新增专项债券发行5371.66亿元,创2021年单月发行新高,按财政部“新增专项债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的要求,预计11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达9061亿元。
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小幅回升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63%,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升1BP至3.06%。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24点至87.0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10点至73.21点。
节前投放的巨量逆回购陆续到期,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本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小幅下降。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小幅下滑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5BP至3.63%,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3.57个百分点至87.01点。
2.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连续四个月下滑,本月全国共发行3529款理财产品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3529款,环比下滑1148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10.22点至31.41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一致。
10月资金面走势,整体上先收后放,但仍然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理财发行量维持下跌趋势。
净值型理财产品申购量占比下降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至23.75%;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02个百分点至13.94%;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0.25个百分点至62.31%。
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小幅下降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1287款,环比下滑331款;城商行发行量为1245款,环比下滑697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997款,环比下滑120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6.47%,环比上升1.87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35.28%,环比下滑6.24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8.25%,环比上升4.37个百分点。
3.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显著提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持续提升,环比上升0.56点至32.06点
4.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1]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36946款,环比减少5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2.06点,环比上升0.56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3.73点。
全国性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数量上涨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1862款,环比上升82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6159款,环比下滑286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8925款,环比上升199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6.47点,环比上升1.07点,同比上升12.72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9.67点,环比上升0.08点,同比上升11.86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1.59点,环比上升0.92点,同比上升19.01点。
整体来看,各类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均有所提升,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
4.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1]
2021年10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1.13点至78.12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43%,环比上升6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24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33%,环比下滑12BP,较基期下滑78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58%,环比下滑46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4%,环比下滑3BP,较基期上升3BP。
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出现回升,固收类产品业绩基准持续下降趋势,现金管理类产品业绩基准环比呈现下降趋势。近期监管部门拟对部分理财子公司压降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及占比,现金管理类产品或在严监管要求下收益逐步下降,但其流动性强、投资期短、交易灵活等特点,受到投资者欢迎。
5.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正式启动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1022款,占比46.48%;国有控股银行发行166款,占比7.55%;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150款,占比6.82%;农村商业银行发行861款,占比39.15%。
今年10月,“跨境理财通”正式落地,为大湾区内地及港澳居民个人跨境投资开辟了新的通道,也激活了大湾区财富管理业务的“一池春水”。自产品上市以来,受到湾区投资者的热捧。据央行广州分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19日至31日,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共计7600人。其中,港澳地区合计共5022人参与北向通,累计办理业务1270笔,跨境汇划金额6550.60万元;内地合计共2578人参与南向通,累计办理业务482笔,跨境汇划金额6574.73万元。
作为拓展资产管理市场的切入点,“跨境理财通”将为区内财富管理业务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契机。大湾区是高净值群体的汇聚地,据数据显示,大湾区9市高净值人群数目庞大,大湾区经济总量推动财富快速累积,拥有600万元人民币、1000万元人民币及1亿元人民币资产的高净值家庭,广东省拥有比例分别为69.2万户、29.1万户及1.69万户,为区内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
[1]《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颁布时间为2018年4月,净值型相关指数基期选择为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