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上升3BP至3.49%

1234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上升3BP至3.49%。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63点至83.54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44点至89.96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58点至73.91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9.02点至46.12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5.68个百分点至32.21%;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1.76个百分点至15.21%;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7.44个百分点至52.59%。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34362款,环比上升1290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8.63点,环比上升0.79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3.14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3.03点,环比上升1.47点,同比上升10.87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7.53,环比上升0.07点,同比上升13.22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77点,环比上升1.53点,同比上升16.29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1.13点至73.63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18%,环比下滑6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49%,环比上升10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2.93%,环比下滑72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4%,与上月持平。

2021年8月指数变动趋势

5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监管政策频出,在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的背景下,投资者可配置与自身风险偏好匹配的银行理财产品,获取相对稳定收益,抵御通胀压力。

1.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呈现上升趋势,环比上升3BP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6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上升3BP至3.49%

7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上升3BP至3.49%,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63点至83.54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

7月全面降准,央行操作仍以短期资金面维稳为主。央行7月逆回购投放2600亿元,逆回购到期3200亿元;MLF投放1000亿元,到期4000亿元,资金面有所宽松但未泛滥,本月MLF、LPR利率不变,市场降息预期落空,表明货币政策并未转向宽松;7月28日,央行开展3个月期限国库现金定存招标,中标利率3.60%,相较于年内前3期1个月期限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3.00%、3.10%和3.35%有所上升,反映银行对资金需求的走强;预计后期常规因素对于流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财政存款上,其中政府债净融资是关键。尽管政府债发行规模预计小幅回落,但到期偿还量大幅回落,导致净融资规模反而上升,预计理财价格指数和平均收益或有下滑趋势。

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小幅下跌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8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升6BP至3.76%,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3.09%。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44点至89.96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58点至73.91点。

7月面临半年末时点,资金跨季需求旺盛,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本月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小幅下降。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小幅上升

9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升2BP至3.82%,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60个百分点至91.52点,继上月持续上升。

2. 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10

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由升转降,本月全国共发行5182款理财产品

11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5182款,环比下滑1013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9.02点至46.12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一致。

本月MLF、LPR利率不变,市场降息预期落空,表明货币政策并未转向宽松,再加上今年以来股市波动性明显加大,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热度不高。

净值型理财产品申购量占比上升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5.68个百分点至32.21%;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1.76个百分点至15.21%;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7.44个百分点至52.59%。

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下滑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1853款,环比下滑509款;城商行发行量为2084款,环比下滑319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1245款,环比下滑185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5.76%,环比下滑2.37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40.22%,环比上升1.43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4.03%,环比上升0.94个百分点。

3. 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持续提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12

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持续提升,环比上升0.79点至28.63点

13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34362款,环比上升1290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8.63点,环比上升0.79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3.14点。

各类型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速均有提升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1109款,环比上升196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5444款,环比上升567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7809款,环比上升527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3.03点,环比上升1.47点,同比上升10.87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7.53,环比上升0.07点,同比上升13.22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77点,环比上升1.53点,同比上升16.29点。

整体来看,各类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均有所提升,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

4. 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14

2021年7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1.13点至73.63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18%,环比下滑6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49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49%,环比上升10BP,较基期下滑62BP; 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2.93%,环比下滑72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4%,与上月持平,较基期上升3BP。

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呈下滑态势,固收类产品业绩基准环比均呈现上升趋势,混合类产品业绩基准环比呈现下滑趋势。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各类型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由于固收类理财产品抗风险能力更强,因此固收类产品收益有所上升,而权益类理财产品受到近期市场波动影响,收益情况略有浮动,但长期来看权益产品仍将是未来银行理财的重要发力点。

5. 上海银行获批筹建上银理财,为今年第3家获批的理财子公司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1442款,占比52.92%,环比上升0.33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与城商行接近,发行235款,占比8.62%,环比下降2.14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162款,占比5.94%,环比下滑0.32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886款,占比32.51%,环比上升2.12个百分点。

7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筹建上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显示,同意上海银行筹建上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银行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筹建事宜,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该行拟全资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上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持股比例为100%。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引进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2018年12月26日银保监会正式批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筹建理财子公司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迎来快速发展,成为资管领域重要的新生力量。据观察,今年以来,已经有3家银行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除了上海银行外,渤海银行于今年4月获批筹建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恒丰银行于今年6月获批筹建恒丰理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