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0期专栏】五月全国性银行[ 全国性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型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存续理财产品情况简析--理财转型平稳推进

分享:

摘要:资产新规过渡接近尾声,全国性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在政策的引导下,18家全国性银行均陆续设立理财子公司,逐步完成从银行资管部门到独立理财子公司的过渡转型,并有序完善净值型产品布局。

1、全国性银行存续理财产品规模数量及分布情况

2021年5月,18家全国性银行存续理财产品(不含结构性产品)共计16,421只。其中,中国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的存续理财产品数量最多,共计2535只;其次为中国工商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共计1626只。

分机构类型看,母行与理财子公司的存续理财产品数量占比约为7:3。5月,共有12全国性银行的理财子有存续理财产品,共计5373只。6家国有大型银行下设理财子公司均有存续理财产品,共计3876只。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有6家理财子有存续理财产品,共计1497只。其中,国有大型银行中的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大部分净值型产品已转至理财子公司,因此其理财子的存续理财产品数量已经超过了各自母行的存续理财产品数量。

截至五月底,全国性银行的存续理财产品中,保本型产品占比不到1%,已有12家银行将保本型产品完全清零。存续理财产品中,净值型产品占比64%,但以招商、中信为代表的部分银行,其净值型产品占比超90%,净值化转型成果显著。

1

2、存续理财产品销售对象分布:个人投资者为主

2021年5月,全国性银行存续理财产品销售对象以个人投资者为主。销售对象仅为个人投资者理财产品数量占总数的69%由机构(含同业)购买的产品数量占总数的10%,约21%的产品同时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销售。

2

3、存续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分布:总体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

2021年5月,全国性银行存续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为主。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数量最多,占比为69%,这与全国性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仍集中于“固收+”有关其次是风险等级为“三级(中)”的理财产品,占比为29%。国有控股银行的存续理财产品风险等级整体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等级在三级及以上的理财产品中,国有控股银行占比64%。

分机构类型看,理财子存续理财产品的整体风险等级相对较高。在风险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理财产品中,理财子公司仅占25%。但在风险等级为三级的理财产品中,有2490只为理财子公司存续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占中风险理财产品总数量的52%

3

4、存续理财产品类型分布:固收类为主导,稳步推出权益类产品

2021年5月,全国性银行存续理财产品类型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固定收益类产品共计1,1192只,占比为近七成。混合类产品占比为22%,风险等级以三级(中)居多。权益类产品共计135只,其中七成来自理财子公司,风险等级均在三级(中)及以上。

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是全国性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竞争优势的一种体现。银行机构在传统信贷业务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资源基础,对固收类产品的设计风控等方面经验丰富这些传统能力决定了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均把固定收益型产品作为拳头产品。在此基础上,理财子也正在有序、稳健地推出权益类、商品及衍生品类以及混合类理财产品

4

5、存续理财产品公布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分布

2021年5月,全国性银行存续理财产品的平均最高公布收益率为3.71%,平均最低公布收益率为3.63%,净值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均值为4.26%。从直观分布来看,业绩比较基准3-5%(含)的产品占比达90%。

5

6、小结

2021年5月,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净值型产品在全国性银行存续理财产品中占比达64%。理财子公司逐渐崛起,全国性银行的存续理财产品约三成来自理财子。尽管目前理财子的产品大部分来自母行划转,产品类型分布与母行相似,均以固定收益型为主,正逐渐发力权益类产品。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