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晋商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市场综述:
固收市场综合收益、权益类市场收益指数继续提升
固收市场
本月,固收市场综合收益指数小幅上涨,环比上升2.19点至85.71点,固收市场综合收益5.17%,环比上升22BP,经风险调整后的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上升11BP至4.11%。
具体来看,收益方面,银行理财平均收益下滑1BP至3.68%,信托理财产品上升5BP至7.24%,货币基金产品收益下滑7BP至2.16%,私募基金产品收益上升223BP至10.93%。收益指数方面,银行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32点至86.69点,信托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上升0.64点至84.61点,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滑2.14点至65.63点,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上升25.54点至125.24点。
权益市场
本月,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近1月平均收益率为3.62%,环比上升0.67%;近6月平均收益率为13.12%,环比上升1.06%;近1年平均收益率为50.59%,环比下滑4.38%。2021年以来,股票市场经历了较大波动,在2月上旬达到巅峰后快速回落,4月以来特别是5月回调明显,整体上呈现上涨趋势,带动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表现波动上行,权益类市场收益指数环比上升5.90点至174.49点。
净值型银行理财
本月,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69%,环比上升24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98BP。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4.23点至82.72点。商业银行净值化理财产品综合业绩基准逐步回归,从业绩基准5%以上的高收益逐步回归至传统银行理财收益区间(4.0%-5.0%)。
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4%,环比下滑2BP,较基期(2018年5月)上升3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0.66点至101.00点。现金管理类净值型理财产品逐步成为银行获客、稳客、蓄客的重要抓手,预计收益或波动上行,与货币基金形成强有力竞争。
2021年6月指数变动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资本市场震荡趋缓,持续向好,银行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全国理财收益保持稳健,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1.各类市场发展概况及风险事件速览
1.1 2021年5月各类市场产品发行及运行概况
本月,280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5333款理财产品,与2021年4月相比,发行银行数量下滑1家,发行理财产品数量下滑682款。从具体各类型产品发行量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2252款;开放式预期收益型1119款;净值型产品1904款;外币产品58款。从存续情况来看,2021年5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33252款,环比上升667款。
本月,55家信托公司共发行1663款信托产品,其中集合信托1663款,单一信托0款。本月信托产品发行机构较2021年4月上升3家,发行产品数量环比下滑115款。从产品期限上看,信托平均期限为32.49个月,环比上升4.25个月。从发行产品的资金投向来看,投资领域包含基础产业,工商企业,房地产,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等维度,未发生实质变化。投资于工商企业、金融机构、证券市场的产品数量有所上升,投资于房地产、基础产业及其他领域的产品数量有所下滑。
本月,从基金市场表现来看,25家机构共计存续货币基金产品686款,环比上升4款。私募基金产品存续数量194083款,环比上升3183款。权益类(股票型)基金产品5月共存续568款,环比下滑117款。
1.2 2021年5月各类市场风险事件展示
银行理财领域,5月21日下午,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公告称,招行因违规变相降低理财产品销售门槛、同业投资、理财资金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依法予以罚款7170万元。
信托领域,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信托”)原副总裁魏志刚利用职务便利,谋取非法利益,构成受贿罪,被上海银保监局处罚“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同时,中海信托因未能通过有效内部控制措施发现并纠正魏志刚上述行为,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上海银保监局责令中海信托改正,并处罚款50万元。
货币基金市场方面,本月无明显风险事件爆出,但受资金利率走势的影响,货币基金收益小幅下行。权益市场方面,经过年初连续2个月的上涨行情后,3月股票市场以震荡下行行情为主,5月以来,股市整体呈现先抑后扬格局,上证指数全月累计上涨4.89%。投资者需关注股市投资风险,避免资金投资渠道过于集中。
私募基金方面,本月无明显风险事件爆出。
2.固收市场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1 2021年5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银行理财产品5月的平均收益率为3.68%(剔除结构性产品、净值型产品及外币产品),较4月下滑1BP,具体来看,短期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上期持平,长期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68%。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7.24%,环比上升5BP。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环比下滑7BP至2.16%;当月,私募基金综合收益率为10.93%,环比上升223BP。5月,固收市场各类产品收益涨跌不一,其中,银行理财延续前期下跌趋势不变。
从收益指数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在2021年5月继续下行,环比下滑0.32点,至86.69点。具体来看,短期期限指数环比下滑0.06点,至86.93点;而长期期限指数下滑1.04点,至86.05点。货币基金产品本月收益指数环比下滑2.14点至65.63点。信托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升0.64点至84.61点,其中,短期限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升0.24点至77.01点,长期限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升0.82点至88.03点。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升25.54点至125.24点。
2.2 固收市场综合收益走势及分析
5月,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上升22BP至5.17%;经风险调整后的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上升11BP至4.11%;固收市场综合收益指数为85.71点,环比上升2.19点。
从货币市场来看,5月央行连续多个工作日开展100亿元逆回购对冲到期量,共计开展1900亿元逆回购操作,同期有2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100亿元。同时,本月15日有1000亿元MLF到期,央行等量续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此外,SHIBOR隔夜利率在5月上半月波动明显,受月中集中缴税等因素影响,下半月呈区间波动,隔夜SHIBOR月末走高至2.227%。
2.3 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21年5月,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较4月环比下滑1BP至3.68%。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收益指数也随即下滑0.32点至86.69点,其中,长期期限指数跌幅略大,下滑1.04点至86.05点,短期期限指数下滑0.06点至86.93点。
从收益曲线走势分析,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自2018年4月出现拐点以来,收益逐步走低,并且少有回调。从政策面分析,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临近,商业银行净值化转型的时间越来越紧,银行更有动力从净值型理财产品方面发力;从客户端分析,银行普遍面临转型重压,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的下行,可引导存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投资者将到期资金转移至净值型理财产品等领域,助力投资者教育的推进。
2.4 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5月,集合信托理财收益环比上升5BP至7.24%,具体而言,长期限产品收益环比上升7BP至7.40%,短期限产品收益环比上升2BP,至6.90%。同时,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带动收益指数环比上升0.64点至84.61点。集合信托理财收益的变动主要受短期限信托产品收益上涨拉动。从信托资金投资领域来看,一方面,投资于证券市场、房地产、基础产业的信托产品收益环比不同幅度上涨;另一方面,投资于其他领域的信托产品,收益环比下降,同时,投资于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的信托产品收益与上期持平。
2.5 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5月,货币基金收益环比下滑7BP至2.16%,同时,货币基金收益指数环比下滑2.14点至65.63点。本月,央行持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保持市场流动性供给平稳,但受需求的影响,资金利率较上月末有所下滑,带动货币基金收益环比下行。
2.6 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21年5月,私募基金产品收益环比上升223BP至10.93%,收益指数相应上升25.54点至125.24点。2021年初以来,股票市场持续下行,3月开始调整,5月呈现大幅回调,整体为上涨趋势,带动私募基金收益有所回调。
2.7 固收市场各类型产品收益走势及分析
从固收市场各类产品收益情况分析,信托产品收益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且较为稳定。2021年5月,私募基金收益延续上行趋势,环比上升223BP至10.93%。而本月信托理财平均收益环比上涨5BP至7.24%,私募基金收益相对信托有更大优势,同时,二者收益水平仍大幅领先于其他类型产品收益。本月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环比下滑1BP至3.68%。货币基金受资金利率影响,本月收益延续下滑趋势。投资者在选择具体投资品种时,需综合考虑流动性、收益、风险等因素,投资与自身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并尽可能降低投资损失。
3.权益类基金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21年5月,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近1月平均收益率为3.62%,环比上升0.67%;近6月平均收益率为13.12%,环比上升1.06%;近1年平均收益率为50.59%,环比下滑4.38%。当月权益类市场收益指数174.49点,环比上升5.90点。2021年以来,股票市场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在2月上旬达到巅峰后快速回落,3月开始调整,4月区间震荡,5月先抑后扬,但整体有所上涨,带动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表现波动上行。
4.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2021年5月,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69%,环比上升24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98BP。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4.23点至82.72点。现今,商业银行净值化理财产品综合业绩基准已从初期“高收益稳客”逐步回归至传统银行理财收益区间。伴随净值化转型的深入,产品线安排、资产市场行情、银行投研能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等将成为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的有力支撑。
5月,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4%,环比下滑2BP,较基期(2018年5月)上升3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0.66点至101.00点。现金管理类净值型理财产品逐步成为银行获客、稳客、蓄客的重要抓手,预计收益或波动上行,与货币基金形成强有力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