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发布机构:江苏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市场综述:

4月长三角理财收益及发行指数均有所下滑

1 2
3 4

价格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3BP至3.41%。其中,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6BP,为3.37%;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5BP,为3.44%;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下滑4BP,为3.38%。

从价格指数表现来看,长三角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1点至81.73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67点至85.7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98点至75.78点。

发行指数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9.26点至53.80点。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为44.91%,环比下滑2.09个百分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为21.02%,环比上升0.65个百分点;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为34.07%,环比上升1.44个百分点。

从各省发行量来看,浙江省发行量为3568款,环比下滑523款;江苏省发行量为3090款,环比下滑582款;上海市发行量为2999款,环比下滑537款。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0850款,环比上升776款。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8702款,环比上升798款;江苏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5479款,环比上升519款;上海市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4917款,环比上升555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长三角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63点,环比上升1.01点。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04点,环比上升1.11点;江苏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1.30点,环比上升0.91点;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51点,环比上升1.01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3.67点至77.18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38%,环比上升21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28%,环比上升16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76%,环比上升40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2%,环比上升1BP。

2021年5月指数变动趋势

5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在资本市场维持震荡的背景下,监管政策依然利好银行理财转型,长三角地区理财收益保持稳健,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1. 长三角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3BP至3.41%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6

长三角理财收益环比下滑3BP至3.41%

7

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3BP至3.41%;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1点至81.73点。

4月央行共开展2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和1500亿元MLF操作,由于本月共有21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1000亿元MLF到期和561亿元TMLF到期,综上,本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39亿元,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紧平衡。理财价格指数和平均收益继续下滑。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下跌7BP,开放式收益型产品收益上升5BP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8

从收益水平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在年末小幅回升后迅速回落,环比下滑7BP,至3.58%;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升5BP至3.17%。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67点至85.7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98点至75.78点。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3.75%

9

本月长三角地区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3.75%,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43点至89.71点。

在债券市场表现不佳,非标投资限制重重的大环境中,封闭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的收益将难有冲高表现,持续下行的走势将在中短期内延续。

2. 长三角各省理财收益持续下滑

10

本月,在长三角地区理财产品收益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各省银行理财收益水平未能幸免,纷纷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6BP,为3.37%;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5BP,为3.44%;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下滑4BP,为3.38%。

长三角各省银行的理财收益走势出现高度的相似性,说明区域内银行的经营情况受区域整体的影响较大。当前国内经济大体呈现“生产偏强、内需略弱”的格局,国内消费市场呈现稳步恢复态势,稳中加固,稳中向好,预计4月CPI继续上涨。本月长三角地区的理财收益走低,区域内各银行的收益水平也出现下滑,其中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最明显,环比下滑6BP。

3. 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量出现下降,开放式及净值产品申购占比上升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11

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下滑,环比下滑9.26点至53.80点

12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为4024款,环比下滑693款;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为6248款,环比下滑1053款。

随着净值型和开放式产品逐渐增多,其发行规模高于原来封闭式理财产品,同时,因其管理难度提升,使得4月全国及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量出现下降。

从发行指数来看,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9.26点至53.80点,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9.37点至55.61点。

总体来看,受回调影响,4月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从全国到地方均呈明显下滑趋势。

长三角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涨1.44个百分点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环比下滑2.09个百分点至44.91%;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65个百分点至21.02%;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1.44个百分点至34.07%,延续了较为稳定的上涨趋势。

浙江、江苏、上海理财产品发行量均呈下滑态势

本月,浙江、江苏、上海三个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均呈明显下滑。

其中浙江省发行量为3568款,环比下滑523款;江苏省发行量为3090款,环比下滑582款;上海市发行量为2999款,环比下滑537款。从各省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来看,本月浙江省发行量占比为88.67%,环比上升1.94个百分点;江苏省发行量占比为76.79%,环比下滑1.06个百分点;上海市发行量占比为74.53%,环比下滑0.43个百分点。

全国性银行与区域性银行营销策略趋同

本月,长三角地区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2239款,环比下滑382款;城商行发行量为938款,环比下滑213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847款,环比下滑98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长三角地区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55.64%,环比上升0.08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23.31%,环比下滑1.09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1.05%,环比上升1.02个百分点。

本月,长三角地区各类银行理财发行量均呈下滑态势,其中,全国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有所提升。

4. 长三角三省市净值转型持续提速

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反映了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分省份和分银行类型两个角度出发,对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13

长三角净值转型程度指数环比上升1.01点至23.63点

14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0850款,环比上升776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长三角地区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63点,环比上升1.01点。

推动打破刚性兑付预期、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是理财业务转型的方向。自资管新规发布后,各家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型转型与存量业务整改并重,已取得初步成效,净值型产品占比持续提升。预计长三角地区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上升的趋势。

浙江省继续保持较为明显净值转型优势

本月,浙江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8702款,环比上升798款;江苏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5479款,环比上升519款;上海市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4917款,环比上升555款。

从各省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04,环比上升1.11点;江苏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1.30点,环比上升0.91点;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51点,环比上升1.01点。

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速度最大

本月,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0367款,环比上升329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5982款,环比上升156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4501款,环比上升291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8.86点,环比上升1.45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18.50点,环比上升0.42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54点,环比上升1.39点。

5. 长三角地区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15

2021年4月,长三角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3.67点至77.18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38%,环比上升21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29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28%,环比上升16BP,较基期下滑83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76%,环比上升40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2%,环比上升1BP,较基期上升7BP。

尽管净值转型程度逐渐上升,但仍然存在部分理财投资者本金损失接受程度低、偏好预期收益型产品、投资期限短等现象。而较高的业绩基准有利于吸引资金,推动净值型产品的接纳程度。4月流动性为紧平衡,固定收益类、混合类、现金管理类产品业绩基准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6. 6家国有大型银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均已完成理财子公司的布局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1248款,占比51.68%,环比下滑0.72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发行254款,占比10.52%,环比下滑1.20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162款,占比6.71%,环比下滑1.46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751款,占比31.10%,环比上升3.39个百分点。

随着渤海银行理财子公司于4月28日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队伍再度得到壮大。渤海银行不但成为今年以来首家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的商业银行,更意味着18家国有大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均已完成理财子公司的布局。截至目前,共有25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含2家合资理财公司),开业数量已达20家。

2018年年末《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已是“遍地落子”,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及获批筹建的数量持续增长。自2019年6月份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开业至今,已有数十家银行陆续宣布将筹建设立理财子公司。仅在2020年,就新增获批筹建的银行理财子公司6家,另有8家理财子公司于当年开业。在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队伍中,国有大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成果最为显著,走在各类商业银行的前列。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商业银行参与理财子公司的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