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3BP至3.47%,理财发行指数环比明显下滑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3BP至3.47%。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86点至83.00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38点至88.1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09点至75.34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11.68点至50.93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0.67个百分点至46.92%;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76个百分点至21.83%;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1.43个百分点至31.25%。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8157款,环比上升505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36点,环比上升0.43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0.13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94点,环比上升0.71点,同比上升4.88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2.06,环比上升0.24点,同比上升11.66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8.42点,环比上升0.53点,同比上升12.86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4.15点至85.58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85%,环比下滑24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40%,环比下滑10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6.68%,环比下滑78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5%,环比上升3BP。
市场风险指数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0.92点至91.97点。其中,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为94.79点,环比上升3.81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13.1点至96.48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为96.14点,环比下滑1.29点。
2021年3月指数变动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监管政策频出,为银行理财转型与发展释放多重利好,在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的背景下,理财收益具有良好抗跌性,投资者可参考收益情况选择理财产品。
1.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呈现下滑趋势,环比下滑3BP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3BP至3.47%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3BP至3.47%,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下滑0.86点至83.00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均呈下降趋势。
2月份市场的流动性仍然处于紧平衡局面。2月央行共投放资金10350亿元,到期13490亿元,净回笼3140亿元。经历1月末银行间小型“钱荒”后,2月份资金面波动性有所下降,相应的央行并未采取临时性流动性措施,仅以MLF等量续作+14天逆回购投放方式进行资金面呵护。2月当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整体处于净回笼状态,同业存单利率也保持在MLF利率上方。整体来看,资金面仍然是不缺不溢的紧平衡状态,导致理财收益呈现下滑态势。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下跌,开放式预期收益产品收益持平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6BP至3.68%,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期持平为3.15%。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38点至88.1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09点至75.34点。
两类价格指数呈现同方向变动,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较开放式产品下滑幅度更大。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下滑5BP至3.77%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5BP至3.77%,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11个百分点至90.36点,跌幅较上月放大。
2. 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出现大幅下滑,本月全国共发行5722款理财产品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5722款,环比下滑1313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11.68点至50.93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一致。
2月份以来,股市波动明显加大,债市表现相对较弱,再加上流动性趋紧,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热度不高,全国理财产品发行量也有明显下滑。
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上升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0.67个百分点至46.92%;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76个百分点至21.83%;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1.43个百分点至31.25%。
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呈现一定程度下滑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2215款,环比下滑340款;城商行发行量为2198款,环比下滑665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1309款,环比下滑308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8.71%,环比上升2.39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38.41%,环比下滑2.29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2.88%,环比下滑0.11个百分点。
3. 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增势不减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增势不减,环比上升0.44点至22.36点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8157款,环比505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36点,环比上升0.44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0.13点。
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均呈上升态势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9880款,环比上升172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2700款,环比上升119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5577款,环比上升214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94点,环比点,同比上升4.88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2.06,环比上升0.24点,同比上升11.66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8.42点,环比上升0.53点,同比上升12.86点。
全国净值产品数量有一定程度上升,转型程度指数上升。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各类型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整体呈现稳步推进态势。相应的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也渐入佳境,预计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上升的趋势。
4. 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2021年2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4.15点至85.58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85%,环比下滑24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82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40%,环比下滑10BP,较基期下滑71BP; 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6.68%,环比下滑78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5%,环比上升3BP,较基期上升4BP。
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呈下滑态势,固收类、混合类业绩基准较基期均呈现下滑趋势,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有所上升。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各类型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态势良好。现阶段打破刚兑实际上已经成为银行业本身的共识,由于实际利率水平当前偏低,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本身吸引力不高,现金管理类产品反而受到青睐。预计短期各类净值型产品收益会有所波动。
5. 2021年首家合资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25家理财子公司已开业20家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921款,占比51.51%,环比下滑1.51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发行211款,占比11.80%,环比上升2.49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142款,占比7.94%,环比下滑2.67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514款,占比28.75%,环比上升1.69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2月底,理财子公司批设情况仍积极推进,第三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获批筹建,成为2021年首家获批筹建的理财子公司。截止目前,我国已有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5家理财子公司获准筹建。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0年)》显示,截至2020年底,20家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存续余额6.67万亿元,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25.79%。整体来看,理财子公司虽然仍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但不少理财子公司开始通过FOF/MOM等探索权益类产品,在不断提升投研能力的同时力图构建全类别产品体系。
6.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0.92点至91.97点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0.92点至91.97点。
2月份以来,股市波动明显加大,债市表现相对较弱,再加上流动性趋紧,全国理财风险指数相应有所上升。
隐性风险指数上升,价格波动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下降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本月,从风险指数的各细项指标来看,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上升3.81点至94.79点,指数波动相对平稳;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13.1点至96.48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环比下滑1.29点至96.14点。
2月,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有所减少,理财市场热度不高,理财隐性风险指数应势上升;2月当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整体处于净回笼状态,资金面仍然是不缺不溢的紧平衡状态,理财价格波动风险下行;本月,股市波动明显加大,债市表现相对较弱,基础资产风险下降。总体来看,隐性风险指数上升,价格波动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下降,致使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