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公路行业概况
高速公路作为国家现代化的桥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具有初始投资大、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过去十几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居世界第二。随着通车里程逐年增长,高速公路债务规模也快速增加。收费公路按照筹建主体分为政府还贷和经营性两类,其中政府还贷公路是指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有偿集资形成的收费公路。还贷性公路所收取的车辆通行费是国家行政事业性收费,将纳入国家财政专户管理,其产生的债务本质上是政府债务。经营性公路是指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成,或者依法受让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权的收费公路,这类公路所收取的车辆通行费收入由企业进行管理,经营性公路的债务需要依靠企业自身偿还。
二、银行贷款是高速公路主要融资方式
2013-2017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快速增长,增速均在6%以上,2018年以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日趋完善,高速公路里程增速也有所放缓,截至2019年底全国高速公里通车里程达到142831公里。2015年新《预算法》严格限定了政府贷款融资的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成为地方政府实施债务融资新建公路的唯一渠道,因此还贷性高速公路发展受到一定冲击,2016年其占高速公路总里程的比重下降为52%,比重较上年下降了4.3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底,还贷性高速公路里程占高速公里总里程的比重为52.1%。
从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的资金来源看,银行贷款一直都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截至2019年银行贷款占所有资金来源的比重达到64.1%,其次是资本金,占比达到30.8%。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银行向高速公路的放款意愿较强,2014-2018年高速公路行业银行贷款增速均超过9%。从债务余额方面看,截至2019年底全国高速公路债务余额为5804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达到48322亿元,占比达到了83.3%。
通行费收入是高速公路的主要还款来源,但自2014年以来,全国高速公路通行费总收入尚且无法抵扣还本付息的金额,2014年通行费与还本付息缺口达到了2436亿元,这一缺口较2015年增长了54.83%,更无法覆盖养护支出、运营管理支出等各种日常支出。随着前期债务陆续到期,在通行费无法覆盖本息的情况下,高速公路企业需要借新债偿旧债。
三、52家高速公路偿债能力较强
普益标准收集了52家高速公路的数据,根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这52家高速公路公司的公路里程合计为11.1万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比重为77.6%,因此可以通过对这52家企业的研究研判高速公路行业的整体情况。2019年,52家企业通行费收入总额3527.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平均值为66.4%,其中有40家企业通行费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50%,说明通行费收入是高速公路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从企业对高速公路的收费年限看,企业对大部分公路的剩余收费年限均在7年以上,少部分高速公路的收费年限达到20年以上,投资回收周期较长。
从财务指标来看,52家高速公路企业中,有32家企业的现金收入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大于1,52家企业的中位数为1.01,平均值为1.0,其中现金收入比最大的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达到了1.7。说明高速公路企业普遍短期偿债能力较强。52家企业2019年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平均值为3.8,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强。从财务指标可以看出,虽然高速公路行业普遍主营业务收入无法覆盖利息支出,但其偿债能力较强。
从银行授信额度看,52家高速公路最新授信额度合计为10.6亿元,最新未使用授信额度占比平均值为53.2%,剩余额度充足,可见银行对该行业的授信意愿较强。
四、总结
整体来看,高速公路行业债务偿还能力较强,且超过一半以上的高速公路为政府还贷性质公路,其债务实际为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相对较小;从债务构成来看,行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银行授信意愿较强,说明该行业整体风险相对较小。高速公路行业债务的最大问题为期限错配问题,因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复杂,投入巨大,回收周期长,因此前期债务负担较重,但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日趋饱和,建设节奏逐渐放缓,且已建设完成的高速公路日均通行量逐年上升,通行费收入,新增债务有望下降。另外一方面,现有债务则需进行化解,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了推动政府收费公路能力债务置换的方案,此后多地均开启高速公路债务置换,以低利率、长期性的贷款置换高利率、短期的贷款,成功解决了高速公路期限错配问题,因此,长久来看,高速公路行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小。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