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发布机构:江苏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市场综述:

长三角地区理财发行指数持续下滑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小幅上升

1 2
3 4

价格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整体银行理财收益与上期持平,为3.48%。其中,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上升2BP,为3.50%;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1BP,为3.52%;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下滑1BP,为3.50%。

从价格指数表现来看,长三角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07点至83.25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0点至88.23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02点至75.79点。

发行指数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11.16点至48.92点。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为47.85%,环比上升1.94个百分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为23.69%,环比上升0.41个百分点;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为28.45%,环比下滑2.37个百分点。

从各省发行量来看,浙江省发行量为3196款,环比下滑667款;江苏省发行量为2844款,环比下滑684款;上海市发行量为2697款,环比下滑609款。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9055款,环比上升365款。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6920款,环比上升370款;江苏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4347款,环比上升173款;上海市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3709款,环比上升163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长三角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1.67点,环比上升0.38点。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87点,环比上升0.44点;江苏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9.63点,环比上升0.25点;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1.64点,环比上升0.28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5.73点至86.19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89%,环比下滑32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39%,环比下滑14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6.87%,环比下滑110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2.97%,环比上升3BP。

2021年3月指数变动趋势

5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在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长三角地区理财收益保持稳健,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1. 长三角银行理财收益与上期持平为3.48%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6

长三角地区理财收益维持不变,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

7

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收益与上期持平,为3.48%;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07点至83.25点。

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收益仍旧与上期持平,价格指数有一定下滑。2月份市场的流动性仍然处于紧平衡局面,央行共投放资金10350亿元,另有到期13490亿元,故实现净回笼3140亿元。在1月末银行间经历了小型“钱荒”之后,2月市场资金面稍显平稳,央行也仅以开展14天逆回购及MLF等量续作的方式进行流动性呵护而未采取临时性流动性措施。2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呈现净回笼状态,同业存单利率依然高于MLF利率。整体来看,资金面仍然是不缺不溢的紧平衡状态,导致理财收益没有明显变化,理财价格指数略有下滑。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与开放式收益型产品收益双双持平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8

从收益水平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与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双双持平上期,分别为3.69%和3.17%。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0点至88.23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02点至75.79点。

在跨过了年末时点后,本月长三角地区两类产品收益无明显波动,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76%

9

本月长三角地区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76%,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42点至89.92点。

从历史数据来看,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总体呈下降趋势。封闭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与净值型产品相比没有较大优势,叠加市场大环境表现不佳的情况,封闭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的收益呈现下滑趋势也就不难理解,预计未来产品收益或将持续调整。

2. 浙江、上海理财收益小幅下滑,江苏理财收益上升

10

本月,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上升2BP,为3.50%;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1BP,为3.52%;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下滑1BP,为3.50%。

今年2月春节受原地过年的影响,人口流动有所下降。机构预测,叠加高基数的影响,2月食品价格或将面临负增长的压力。综合而言,预计2月CPI同比仍将维持负增长,或在1.6%左右。不难发现长三角的银行理财收益水平较CPI同比高出不少,能够为投资者获得一定收益。长三角各省理财收益变动不一可能与各省银行区域经营情况有关。

3. 长三角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指数大幅下滑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11

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11.16点至48.92点

12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为3659款,环比下滑835款;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为5722款,环比下滑1313款。

从发行指数来看,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11.16点至48.92点,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11.68点至50.93点。

2月份以来,股市波动明显加大,债市表现相对较弱,再加上流动性趋紧,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热度不高,长三角地区理财产品发行量也有明显下滑。

长三角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2.37个百分点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环比上升1.94个百分点至47.85%;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41个百分点至23.69%;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2.37个百分点至28.45%。

长三角各省市理财产品发行量均有下滑

本月,浙江、江苏、上海三个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均呈现明显的下滑态势。其中浙江省发行量为3196款,环比下滑667款;江苏省发行量为2844款,环比下滑684款;上海市发行量为2697款,环比下滑609款。从各省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来看,本月浙江省发行量占比为87.35%,环比上升1.39个百分点;江苏省发行量占比为77.73%,环比下滑0.77个百分点;上海市发行量占比为73.71%,环比上升0.15个百分点。

长三角各类银行理财发行量下滑,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上升

本月,长三角地区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2096款,环比下滑322款;城商行发行量为881款,环比下滑356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682款,环比下降157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长三角地区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57.28%,环比上升3.47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24.08%,环比下滑3.45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18.64%,环比下滑0.03个百分点。

本月,长三角地区各类银行的理财发行量均呈现下滑态势,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持续上升,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则出现不太程度的下滑。

4. 长三角三省市净值转型程度持续上升

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反映了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分省份和分银行类型两个角度出发,对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13

长三角净值转型程度指数环比上升0.38点至21.67点

14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9055款,环比上升365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长三角地区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1.67点,环比上升0.38点。

长三角地区净值产品数量有一定程度上升,转型程度指数上升。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各类型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相应的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也渐入佳境,预计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上升的趋势。

长三角各省市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均上升

本月,浙江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6920款,环比上升370款;江苏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4347款,环比上升173款;上海市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3709款,环比上升163款。

从各省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87,环比上升0.44点;江苏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9.63点,环比上升0.25点;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1.64点,环比上升0.28点。

城市商业银行净值转型指数下跌,全国性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指数上升

本月,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9642款,环比上升189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5572款,环比下滑22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3841款,环比上升198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6.43点,环比上升0.64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17.41点,环比下滑0.08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9.75点,环比上升0.75点。

5. 长三角地区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15

2021年2月,长三角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5.73点至86.19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89%,环比下滑32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78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39%,环比下滑14BP,较基期下滑72BP; 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6.87%,环比下滑110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2.97%,环比上升3BP,较基期上升2BP。

长三角地区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呈下滑态势,固收类、混合类产品业绩基准较基期均呈现下滑趋势,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环比有所上升。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各类型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基于当下偏低的实际利率水平,固收类理财产品本身吸引力下降。而权益类理财产品,将是银行今后发力的一大方向。预计短期各类净值型产品收益或有所波动。

6. 2021年首家合资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25家理财子公司已开业20家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921款,占比51.51%,环比下滑1.51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与城商行接近,发行211款,占比11.80%,环比上升2.49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142款,占比7.94%,环比下滑2.67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514款,占比28.75%,环比上升1.69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2月底,理财子公司批设情况仍积极推进,第三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获批筹建,成为2021年首家获批筹建的理财子公司。截止目前,我国已有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5家理财子公司获准筹建。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0年)》显示,截至2020年底,20家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存续余额6.67万亿元,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25.79%。整体来看,理财子公司虽然仍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但不少理财子公司开始通过FOF/MOM等探索权益类产品,在不断提升投研能力的同时力图构建全类别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