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2期专栏】在国家宏观经济战略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地方AMC需如何进行发展

分享:

一、国家宏观经济战略发展规划对地方AMC行业发展的启示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双循环战略构建新格局的发展要求,地方AMC或需多点布局,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力度,充分发挥作为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稳定器”的职能,以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

具体来说,国家宏观经济战略要求地方AMC 坚持聚焦主业,切实践行对于困境企业及机构的兼并重组,着力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能力;顺应科技创新潮流,发展互联网平台等创新型业务模式,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降低潜在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避免互联网技术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叠加;持续化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优化国内金融生态;深入服务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纾困,协助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存量风险;拓宽展业范围,积极开展非银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落实产融结合,联合产业龙头探索产业集群服务,维护商业信用,疏通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扩大金融开发,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水平。

二、新时期,地方AMC行业需如何发展

1. 坚持聚焦主业开展主动管理,提升处置能力

自2016年监管政策鼓励地方AMC展业发展以来,地方AMC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同时,部分公司为了赚取高额的利润,主营业务逐渐脱离不良主业,通道业务及变相房贷相融资现象屡见不鲜。2019年至今,监管部门多次发文要求AMC行业回归主业。进入新时期,地方AMC需要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始终坚持不良主业,坚定不移的发挥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

无论是近年来监管层不断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还是2018年发文鼓励相关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抑或是“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都可看不良资产的主动经营管理是出未来地方AMC的主要展业方向之一。所以地方AMC需要调整激励机制,吸引专业化人才,打造主动管理团队。当然,业务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短期内地方AMC可利用深耕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寻求国内外同业及金融机构的合作,在展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尝试,借以提升自身不良资产处置及经营管理能力。

2. 组建行业自律组织,优化行业生态环境

2020年,各地纷纷出台AMC监管文件,但因暂时没有全行业层面统一的监管细则,各地监管要求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这就对地方AMC跨区域展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近年来随着不良资产规模的持续增长,为更好的开展不良资产收处业务,监管层面鼓励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创新业务模式,加大处置力度。但是,监管政策的发布通常滞后于创新业务模式的推出,叠加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及处置模式的复杂化、专业化,这就对监管的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未来,建议在推动行业层面开展统一监管的同时组建行业自律组织,协助监管机构对地方AMC进行监督和管理,缓解监管机构的压力并敦促地方AMC形成健康的行业生态圈。

3. 拓宽展业范围,降低产业集中度风险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其中国企和商业银行的改革为地方AMC的展业提供了契机。作为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重要参与主体,地方AMC始终将国企纾困作为主业之一。商业银行的改革或涉及对银行不良资产的重组,同时2020年以来受疫情及宽松政策的影响,各类型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不良资产或在未来几年中集中增长,推动不良资产行业业务规模的扩张。此外,近年来各地政府债务不断增长,虽然仍处于可控状态之下,但其债务存量不可忽视。“十四五提出的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亦为地方AMC协助缓解地方债务风险提供了展业空间。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租赁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当下部分地方AMC展业领域较为局限,底层资产多集中于地产相关行业,形成了较高的产业集中度风险,一旦地产行业系统性风险抬升,或将对这些地方AMC造成沉重的打击。所以,地方AMC或可考虑拓宽不良收处领域,在兼顾国企纾困、前瞻性应对银行不良反弹以及地方债务风险的同时积极开展交通运输、租赁服务、批发零售业等多行业收处业务以降低产业集中度风险。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