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1BP至3.50%,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环比上升1.04点至21.92

123
1613616010(1)5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50%。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5点至83.86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2点至89.48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9点至75.43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15.89点至62.61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4.58个百分点至46.25%;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2.23个百分点至21.07%;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2.35个百分点至32.68%。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7652款,环比上升110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1.92点,环比上升1.04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0.17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23点,环比下滑1.88点,同比上升4.88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1.82,环比上升1.72点,同比上升12.07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7.89点,环比上升2.76点,同比上升12.60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9.98点至89.73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5.09%,环比上升57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50%,环比上升27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7.46%,环比上升175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2%,环比上升1BP。

市场风险指数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3.80点至91.05点。其中,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为90.98点,环比上升1.17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12.86点至109.58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为97.43点,环比上升7.03点。

2021年2月指数变动趋势

6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近期信用债市场整体稳中向好,违约情况有所改善,全国理财收益依然较为稳健,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1.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呈现下滑趋势,环比下滑1BP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7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50%

8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1BP至3.50%,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5点至83.86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

1月上旬,50亿元“地量”逆回购时隔四年重现,后又缩减至2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呈现“高频少量”特征。1月15日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打破了连续超额态势,5个月来首次对当月到期的MLF和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缩量续做。随着央行开展“高频少量”的公开市场操作和缴税高峰逐步到来,资金面开始收敛,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出现变化。截至1月29日,本周央行共进行3840亿元逆回购操作,同期有6140亿元央行逆回购和2405亿元TMLF到期,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回笼4705亿元。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结束了此前的“地量”操作,规模逐渐放量,但资金面维持净回笼的状态。叠加春节前一段时间流动性需求上升,货币市场利率有所上升。但并未出现“恐慌”上升,显示市场整体还是处于紧平衡格局,月底和春节临近,央行节前将呵护资金面,货币市场流动性状况明显缓解,导致理财收益小幅下滑。

封闭式预期收益产品收益继续维持,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下跌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9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与上期持平,为3.74%,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小幅下滑1BP至3.15%。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2点至89.48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9点至75.43点。

由于市场流动性较为平衡,资金成本回归常态,使得两类价格指数走势出现小幅下滑 ,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下滑幅度大于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走势由升转跌

10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82%,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29个百分点至91.47点,未能维持上月的增长态势。

2. 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11

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下滑,本月全国共发行7035款理财产品

12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7035款,环比下滑1785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15.89点至62.61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保持一致。

随着多项监管政策逐步落地实施,近期央行公开操作由投放转为回笼,叠加春节取现需求,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热度有所下降,促使理财产品发行量减少。

净值型理财产品申购量占比小幅上涨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4.58个百分点至46.25%;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2.23个百分点至21.07%;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2.35个百分点至32.68%。

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下降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2555款,环比下滑656款;城商行发行量为2863款,环比下滑815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1617款,环比下滑314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6.32%,环比下滑0.09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40.70%,环比下滑1.00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2.99%,环比上升1.10个百分点。

3. 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持续提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13

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持续提升,环比上升1.04点至21.92点

14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7652款,环比增加110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1.92点,环比上升1.04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0.17点。

城商行及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速继续提升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9708款,环比下滑601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2581款,环比上升345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5363款,环比上升366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23点,环比下降1.89点,同比上升4.88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1.82,环比上升1.72点,同比上升12.07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7.89点,环比上升2.76点,同比上升12.60点。

整体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但本月转型速度有所停滞,城商行及农村金融机构的净值化转型速度则在持续提升中。

4. 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15

2021年1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9.98点至89.73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5.09%,环比上升57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58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50%,环比上升27BP,较基期下滑61BP; 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7.46%,环比上升175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2%,环比上升1BP,较基期上升1BP。

1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相对上升,2020年以来,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正在加速退出,多数银行相关产品到期后不再滚动续发,少数银行甚至直接开启未到期理财产品“强退”模式,越来越多的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已宣告彻底清零,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提升也就不难理解。同时资管新规过渡期大限将至,银行净值化转型的速度正不断加快,未来投研能力建设、拓展销售渠道会被视为银行理财2021年需要应对的重要任务。

5. 理财子公司持续扩容,20家理财子公司已开业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1219款,占比53.02%,环比下滑0.89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与城商行接近,发行214款,占比9.31%,环比下滑1.12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244款,占比10.61%,环比下滑0.34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622款,占比27.06%,环比上升2.35个百分点。

截至当前,已经有2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获批开业的有20家,包括6家国有银行、6家股份行、6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及1家合资机构。面临行业整顿、监管重压,理财子公司成长的步伐并不轻松。2021年,资管新规过渡期大限将至,银行净值化步履加快,理财子公司将真正即将“独自”面临与公募基金、保险、券商等资管机构同台竞争。如何加快投研团队建设,培育以资产管理为主的企业文化,建设多维度的销售渠道体系,打造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的特色产品,面对净值化转型中的种种挑战,银行理财子公司依旧任重道远。

6.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3.80点至91.05点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16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3.80点至91.05点。

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以及稳步推进的净值化转型进程,从产品定价等维度推动总风险水平下跌。

三类明细风险指数升降不一,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降低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1613616414(1)

本月,从风险指数的各细项指标来看,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上升1.17点至90.98点,指数波动相对平稳;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12.86点至109.58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环比上升7.03点至97.43点。

2021年开启,资管新规过渡期也开始进入一年“倒计时”,银行净值化转型进入冲刺阶段,刚性兑付问题正逐渐消解,理财隐性风险指数虽略有上升,但从整体趋势来看波动相对平稳;1月中旬以来央行公开操作由投放转为回笼,尽管春节可能面临较大取现需求,但受“就地过年”政策影响,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资金利率成本降低,理财价格波动风险下行;同时,月末市场情绪多变,股市、债市行情波动不定,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存在一定上升。总体来看,三类明细风险指数有增有减,综合加权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