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国公募基金目前的发展状况
2020年是我国公募基金崛起的一年,在延续了2019年的火热后,全年新发基金规模超过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总和。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年共成立1431只基金,共募集资金约3.16万亿元,创下公募基金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权益类基金功不可没。数据显示,2020年权益类基金募集资金超2万亿元,超过全年公募基金募集总量的64%。投资业绩方面,权益基金整体回报率达到44.82%,其中,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达到47.6%。在国内A股市场持续走强的趋势下,权益类基金成为拉动整体业绩增长的绝对主力军。
二、 如何选择“对”的基金
(一)不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类型
公募基金作为面向公众公开发行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门槛低,中小投资者皆可参与。然而,每个投资者的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以及对流动性的需求等皆不相同,盲目跟风投资爆款基金,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暴露在超出个人承受能力的潜在风险中。因此,结合自身情况,找准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基金类型,才是选择一只“对”的基金的第一步。例如,一位投资者自身条件符合权益类基金的投资要求,但他既不想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对比每只基金的风险和潜在回报,又对标的资产所属行业没有特定的偏好,那么诸如沪深300这类广泛投资于多个基金和行业的指数型基金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从基金投资的标的资产的层面来分析
一只公募基金可以投资于多种不同的标的资产。投资者通过购买这只基金间接投资于这些不同种类的标的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风险分散。基金的业绩与其投资标的资产的行业、周期以及相关的宏观政策等因素紧密相连。因此,在挑选基金时,投资者需要关注标的资产所属行业的动态和趋势,结合国家宏观政策等要素,具体分析基金的上升空间和增值潜力。例如,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要加大在前沿科技领域研究和存在瓶颈的技术攻坚的投入,因此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如半导体、高精度器械、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等科技领域。
(三)从基金的数据指标来分析
夏普比率是最常用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之一,用于衡量每承受一单位的风险可获得的超额回报。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应尽可能选择夏普比率高的投资组合,在一定风险水平下使得期望收益最大化。
最大回撤率是一项考量基金的重要风险指标,它测量过去一定时间内,基金净值降至最低点的收益率最大降幅。投资者通过最大回撤率了解目标基金可能面临的最大亏损幅度,以此预测投资该基金后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以便于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基金亏损带来的最大损失。
(四)从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和业绩来分析
通常在每只基金的信息板块里对基金经理的描述中,可以找到该经理的学历、从业经验等相关背景资料以及历史投资业绩。这些是投资者判断基金经理追求超额回报能力的重要信息。
(五)借助第三方评级机构来分析
在金融市场里有一些享誉全球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如晨星(Morningstar)、理泊(Lipper)等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在这些机构的官方网站上,投资者能找到它们针对目标基金给出的定期更新的评级。第三方评级机构首先设定一定投资期限,然后通过调整风险后的回报率,客观公正地进行历史业绩分析,给出相应的评级。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