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上升2BP至3.51%,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0.15点至94.85点

123
45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上升2BP至3.51%。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45点至84.01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27点至89.6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79点至75.62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8.56点至78.50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2.26个百分点至50.83%;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3.67个百分点至18.84%;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1.41个百分点至30.33%。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7542款,环比上升1589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0.88点,环比上升1.32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0.42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7.11点,环比上升1.13点,同比上升7.21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0.10,环比上升1.30点,同比上升12.24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5.13点,环比上升1.73点,同比上升10.47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2.95点至79.75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52%,环比上升16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23%,环比上升19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5.71%,环比上升9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1%,与上期持平。

市场风险指数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0.15点至94.85点。其中,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为89.81点,环比下滑0.64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上升4.08点至122.44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为90.40点,环比下滑1.49点。

2021年1月指数变动趋势

6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信用债危机在监管指导下得到缓解,加之国内经济继续回暖,恢复态势持续显现,全国理财收益依然稳健,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1.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呈现上升趋势,环比上升2BP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7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上升2BP至3.51%

8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上升2BP至3.51%,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45点至84.01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

11月末央行意外操作MLF,提前做出跨年流动性安排,在本身11月末流动性总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以MLF补充长期资金,提高流动性总量水平,以此减缓12月投放压力,使得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充裕,理财收益水平环比小幅上升。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上涨5BP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9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升5BP至3.74%,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3BP至3.16%。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27点至89.6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79点至75.62点。

市场流动性平衡,两类价格指数走势不一,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滑。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上升6BP

10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升6BP至3.83%,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53个百分点至91.76点,涨幅较上月放大。

2. 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上升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11

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本月全国共发行8820款理财产品

12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8820款,环比增加961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8.56点至78.50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一致。

随着多项监管政策逐步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转型方向明朗,年末资本市场的回暖导致投资者热情上涨,促使产品发行热度回升,理财产品发行量上涨。

净值型理财产品申购量占比上升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2.26个百分点至50.83%;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3.67个百分点至18.84%;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1.41个百分点至30.33%。

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上涨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3211款,环比上升405款;城商行发行量为3678款,环比上升465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1931款,环比上升91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6.41%,环比上升0.71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41.70%,环比上升0.82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1.89%,环比下滑1.52个百分点。

3. 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显著提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13

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持续提升,环比上升1.32点至20.88点

14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7542款,环比增加1589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0.88点,环比上升1.32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0.42点。

考虑到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央行同多部门共同决定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一年至2021年底,有力支持了净值化转型,加上央行深入落实“资产配置”理念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促使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显著提升。

各类型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速均有提升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0309款,环比上升167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2236款,环比上升857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4997款,环比上升565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7.11点,环比上升1.13点,同比上升7.21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0.10,环比上升1.30点,同比上升12.24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5.13点,环比上升1.73点,同比上升10.47点。

整体来看,各类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均有所提升,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

4. 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15

2020年12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2.95点至79.75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52%,环比上升16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15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23%,环比上升19BP,较基期下滑88BP; 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5.71%,环比上升9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1%,与上期持平,较基期持平。

年底资本市场走势较好,投资者热情有所上升,伴随着各类银行产品净值化转型节奏的加快,产品线安排、银行投研能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等将成为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的有力支撑,推动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上升。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维持充裕,市场资金成本保持在相对平稳,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与上期持平。整个资本市场的走势推动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及混合类净值型产品的业绩基准上升。

5. 银行理财子公司销售规范出炉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1442款,占比53.91%,环比上升1.95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发行量与城商行接近,发行279款,占比10.43%,环比上升0.31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293款,占比10.95%,环比下滑1.94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661款,占比24.71%,环比下滑0.32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12月底,已有24家机构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其中19家机构理财子公司已开业,包括6家国有控股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6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农村商业银行和1家合资机构。其中民生银行12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其已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筹建民生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同意民生银行出资50亿元人民币筹建民生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至此,在股份行里,只剩下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未踏入理财子行列。

此外,银保监于2020年12月25日会起草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主动顺应理财产品销售中法律关系新变化,充分借鉴同类资管机构产品销售的监管规定,并根据银行理财子公司特点进行了适当调整,对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行为提出多维度要求。包括明晰了理财产品销售的概念,界定理财产品销售机构范围,厘清产品发行方和销售方责任,明确销售机构风险管控责任,强化理财产品销售流程管理,全方位加强销售人员管理,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要求全面登记代理销售合作协议、销售结算资金的交易情况等信息。整体而言,《办法》明确了理财产品销售诸多环节中的原则和操作性问题,较好地平衡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与理财产品代销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也在若干方面大大提高了监管要求,为商业理财子公司的健康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6.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0.15点至94.85点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16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0.15点至94.85点。

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以及稳步推进的净值化转型进程,从产品定价和底层资产等多个维度推动总风险水平下跌。

隐形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下降,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降低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17

本月,从风险指数的各细项指标来看,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64点至89.81点,指数波动相对平稳;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上升4.08点至122.44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环比下滑1.49点至90.40点。

年底将近,投资者风险偏好出现回升,理财隐性风险指数下降;12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较11月有所收紧,使得理财价格波动风险上升,年末整个市场基本面向好,使得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降。总体来看三类明细风险指数变化不一,综合加权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