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大连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市场综述:
东北地区银行理财收益继续小幅下滑,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持续上涨
价格指数
东北地区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54%;其中,黑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49%;吉林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1BP至3.61%;辽宁省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上升1BP至3.62%。
从价格指数表现来看,本月东北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78点至84.84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87点至91.2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3点至75.3点。
发行指数
本月,东北地区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9.83点至63.36点。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3.35个百分点至59.59%;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3.76个百分点至16.12%;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41个百分点至24.29%。
从各省发行量来看,东北三省银行理财发行量均有上涨;其中,黑龙江省发行量为2759款,环比上升541款;吉林省发行量为2714款,环比上升641款;辽宁省发行量为3144款,环比上升497款。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东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1249款,环比上升444款。分省份来看,黑龙江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8644款,环比上升435款;吉林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8818款,环比上升455款;辽宁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0872款,环比上升407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东北地区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6.54点,环比上升2.34点,同比上升14.64点。分省份来看,黑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43.77点,环比上升1.38点;吉林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45.81点,环比上升1.40点;辽宁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6.89点,环比上升2.31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东北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2.58点至81.17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60%,环比上升14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17%,环比上升26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6.34%,环比下滑30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2.79%,与上期持平。
2021年1月指数变动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信用债危机在监管指导下得到缓解,加之国内经济继续回暖,恢复态势持续显现,东北地区理财收益依然稳健,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1. 东北地区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下滑,环比下降4BP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对各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东北地区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54%
临近年末的跨年资金带动了理财市场整体收益的回升,净值化转型是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的核心内容。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占比不断提升,保本理财产品加速退出市场。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尚存“硬骨头”,即以非标资产为主的存量产品化解。考虑到目前银行体系内流动性仍然保持平衡,预计市场利率或将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态势,资金面既不会过于宽松,也不会过于紧张,是比较平均、平衡的态势。银行间资金面整体较为平稳,预计2021年初资金利率走势或仍将在利率中枢附近保持平衡,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或维持回升态势。
具体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东北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78点至84.84点;理财收益方面,东北地区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54%。
理财价格指数和平均收益均由升转跌。考虑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叠加节后现金回流,市场资金面宽松状态不改,预计下月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和收益率大幅回升可能性不大。
封闭式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与价格指数均持续下滑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东北地区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81%;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3.15%。
从价格指数来看,东北地区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87点至91.2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3点至75.3点。
价格指数变动趋势和产品收益变动趋同,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和收益水平下跌幅度均大于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
2.黑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下滑,辽宁省止跌回升
本月,东北地区黑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下滑,吉林省跌幅不大,辽宁省止跌回升,与东北地区整体理财收益下滑趋势相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全国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上涨,而区域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当分析单省收益时全国性银行理财产品权重占比更高,进而推高了单省份理财产品收益水平;而分析区域收益时其权重占比会有明显下滑(同时面向多省份的产品会被剔重),因此最终结果呈现出个别单省收益与区域收益变动不一致的情况。
具体来看各省份理财收益变动情况,吉林省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61%;辽宁省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上升1BP至3.62%;理财收益水平最高;黑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49%。
12月猪价和菜价均由跌转涨,叠加油价调升,预计CPI同比或上升至0%附近。年底食品价格及服务项目或将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而有所回暖。预计12月PPI将持续改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食品、能源价格的拖累效应逐步减弱。随着CPI所带来影响的减弱,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带动,PPI 有望在年底加速改善。
一方面,12月份一年期国债和十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均较11月份有所回升,带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小幅回升;另一方面,在市场流动性上,季节性因素叠加元旦假期放假前居民现金需求增加,加之国内不搞急转弯的宏观经济政策,总体来看,市场流动性短期无忧。
3.东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发行指数保持上升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各地区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各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东北地区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9.83点至63.36点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为8820款,环比上升961款;东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为3380款,环比上升524款。
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8.56点至78.5,东北地区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9.83点至63.36点。
东北地区银行理财发行指数显著低于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东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有待于提升。
东北地区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下滑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3.36个百分点至59.59%;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3.76个百分点至16.12%;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41个百分点至24.29%。
从各类产品占比走势来看,近期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小幅上升,为理财产品发行的绝对主要类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下降,现已低于20%;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反弹回升,主要原因在于开放式产品发行下降幅度较大,封闭式产品申购上涨幅度相对较小,致使净值产品申购量在总体理财产品发行占比上升。而监管持续推进理财子公司设立,理财业务转型规范加速,预计后续净值型产品申购量占比将反弹回升。
辽宁占据东北地区发行首位
本月,黑龙江省发行量环比上升541款,至2759款;吉林省发行量环比上升641款,至2714款;辽宁省发行量环比上升497款,至3144款,发行量占据东北地区首位。从各省份发行量占比来看,本月黑龙江发行量占比为81.63%,环比上升3.97个百分点;吉林省发行量占比为80.30%,环比上升7.71个百分点;辽宁省发行量占比为93.02%,环比上升0.34个百分点。
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实现上涨,全国性银行涨幅明显
本月,东北地区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2674款,环比上升410款;城商行发行量为553款,环比上升85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153款,环比上升29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79.11%,环比下滑0.16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16.36%,环比下滑0.03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4.53%,环比上升0.18个百分点。
4.东北地区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持续上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分省份和分银行类型两个角度出发,对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东北地区净值转型程度指数环比上升2.34点至36.54点
本月,东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1249款,环比上升444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东北地区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6.54点,环比上升2.34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4.64点。
结合近期银行的态度来看,2020年是典型的权益市场丰收年。而权益市场的丰收,对于转型中的银行理财而言,也是一大有利条件,为银行理财的标准化投资、权益投资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这一年,部分银行资管或者已经开业的理财子公司在权益产品和权益投资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临近年末,市场流动性将面临季节性紧张的局面,短端收益率整体易上难下,引导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上升。
东北地区各省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均保持上涨
本月,黑龙江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8644款,环比上升435款;吉林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8818款,环比上升455款;辽宁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0872款,环比上升407款。
从各省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黑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43.77点,环比上升1.38点;吉林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45.81点,环比上升1.4点;辽宁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6.89点,环比上升2.31点。
从变动情况来看,各省份净值产品存续量均有所增加,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呈现不同幅度上涨,吉林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暂时领先。
全国性银行和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上升较为明显
本月,东北地区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9673款,环比上升236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447款,环比上升180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29款,环比上升28款。
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与增量均明显领先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东北地区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6.47点,环比上升1.89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43.08,环比上升5.53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4.29点,环比上升3.35点。
整体来看,各类型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均较去年同期均有数倍提升。城商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领先,随后是全国性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最低。
5.东北地区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2020年12月,东北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2.58点至81.17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60%,环比上升14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07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17%,环比上升26BP,较基期下滑94BP; 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6.34%,环比下滑30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2.79%,与上期持平,较基期下滑15BP。
12月股票市场维持波动上行趋势,流动性保持紧平衡,市场心态仍偏积极。本月东北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和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指数和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6. 银行理财子公司销售规范出炉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1442款,占比53.91%,环比上升1.95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发行279款,占比10.43%,环比上升0.31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293款,占比10.95%,环比下滑1.94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661款,占比24.71%,环比下滑0.32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12月底,已有24家机构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其中19家机构理财子公司已开业,包括6家国有控股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6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农村商业银行和1家合资机构。其中民生银行12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其已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筹建民生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同意民生银行出资50亿元人民币筹建民生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至此,在股份行里,只剩下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未踏入理财子行列。
此外,银保监于2020年12月25日会起草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主动顺应理财产品销售中法律关系新变化,充分借鉴同类资管机构产品销售的监管规定,并根据银行理财子公司特点进行了适当调整,对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行为提出多维度要求。包括明晰了理财产品销售的概念,界定理财产品销售机构范围,厘清产品发行方和销售方责任,明确销售机构风险管控责任,强化理财产品销售流程管理,全方位加强销售人员管理,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要求全面登记代理销售合作协议、销售结算资金的交易情况等信息。整体而言,《办法》明确了理财产品销售诸多环节中的原则和操作性问题,较好地平衡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与理财产品代销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也在若干方面大大提高了监管要求,为商业理财子公司的健康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7.东北地区银行理财净值转型卓有成效
东北地区全国银行和城商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自2019年以来呈持续上涨趋势,城商行凭借在产品风控、运作管理等方面的精耕细作,在2020年10月首次超过了全国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在2020年5月开始初步转型,近几个月以来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小幅上升。在经过了10月净值型转型程度指数的小幅下滑后,东北地区净值型转型程度指数实现了连续3个月的上升态势。总的说来,东北地区银行理财净值转型卓有成效。
在东北地区的区域性银行中,大连银行理财净值化程度处于区域中上游水平,目前,大连银行理财总规模近600亿元,净值型产品占比近50%。12月大连银行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共发行15款净值型理财产品,且其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均在4.2%-5%之间,维持了较为稳定的水平。根据普益标准12月最后一周净值型理财产品评价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共28款理财产品获得五星评级,其中盛京银行和大连银行分别以5款五星评级产品位列首位。区域性银行在净值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群特性,持续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加强投研能力建设,以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