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晋商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市场综述:
固收、权益市场量价齐增,净值产品业绩基准回调
固收市场
本月,固收市场综合收益指数小幅上涨,环比上升1.50点至85.32点,固收市场综合收益5.07%,环比上升9BP,经风险调整后的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上升7BP至4.08%。
具体来看,收益方面,银行理财平均收益上期持平至3.75%,信托理财产品上升4BP至7.14%,货币基金产品收益上升11BP至2.28%,私募基金产品收益上升57BP至9.73%。收益指数方面,银行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上升0.07点至88.27点,信托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上升0.49点至83.39点,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升3.40点至69.25点,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上升6.48点至111.45点。
权益市场
本月,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呈下滑趋势,具体来看,近1月平均收益率为3.29%,环比下滑1.19%;近6月平均收益率为34.25%,环比下滑4.35%;近1年平均收益率为55.54%,环比下滑0.65%。权益类市场收益指数环比上升2.76点至154.71点。
净值型银行理财
本月,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36%,环比上升2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31BP。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0.35点至76.90点。商业银行净值化理财产品综合业绩基准逐步回归,从业绩基准5%以上的高收益逐步回归至传统银行理财收益区间(4.0%-5.0%)。
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1%,环比上期持平,较基期(2018年5月)上期持平。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期持平至100点。现金管理类净值型理财产品逐步成为银行获客、稳客、蓄客的重要抓手,预计收益或波动上行,与货币基金形成强有力竞争。
2020年12月指数变动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虽然信用债市场出现波动,但是监管迅速加强了指导,对于银行理财的冲击有限,全国理财收益依然保持稳健。
1.各类市场发展概况及风险事件速览
1.1 2020年11月各类市场产品发行及运行概况
本月,308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7731款理财产品,与2020年10月相比,发行银行数量上升12家,发行理财产品数量上升1083款。从具体各类型产品发行量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3896款;开放式预期收益型1745款;净值型产品1993款;外币产品97款。从存续情况来看,2020年11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27494款,环比上升1232款。
本月,59家信托公司共发行1870款信托产品,其中集合信托1859款,单一信托11款。本月信托产品发行机构较2020年10月上升2家,发行产品数量环比上升293款。从产品期限上看,信托平均期限为28.47个月,环比下滑5.52个月。从发行产品的资金投向来看,投资领域包含基础产业,工商企业,房地产,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等维度,未发生实质变化。投资于工商企业、金融机构、证券市场、房地产、基础产业和其他领域的产品数量分别为152款、666款、274款、395款、330款和53款,除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产品数量下滑外,投资于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其他领域的信托产品数量环比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本月,从基金市场表现来看,114家机构共计存续货币基金产品679款,环比上升1款。私募基金产品存续数量158985款,环比上升28326款。权益类(股票型)基金产品11月共存续441款,环比上期持平。
1.2 2020年11月各类市场风险事件展示
银行理财领域,本月银保监会处罚中国银行市场风险限额调整和超限操作不规范:审计发现“原油宝”客户年龄不满足准入要求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未对“原油宝”产品宣传销售进行统一管理,部分分行自行制作宣传销售文本,部分分行通过电视、电台、互联网等渠道宣传,部分宣传销售文本内容存在夸大或者片面宣传;对“原油宝”产品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合理等违法违规行为,银保监会对中国银行合计处以罚款50万元。
信托领域,本月暂无新增风险事件。货币基金市场方面,货币基金收益小幅上涨,本月无明显风险事件爆出。权益市场方面,11月份上证指数总体呈现上涨的运行态势,月末收于3391.76点,较上月上涨5.19%。投资者需关注股市投资波动风险。
私募基金方面,广东证监局本月公布针对6家私募基金的处罚,主要涉及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向投资者披露定期报告、发生巨额赎回事项后,未及时向该基金剩余份额持有人披露、部分私募基金发生重大关联交易后未向投资者进行披露等违规行为。
2.固收市场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1 2020年11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银行理财产品11月的平均收益率为3.75%(剔除结构性产品、净值型产品及外币产品),较10月上期持平,具体来看,短期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上升1BP至3.72%,长期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82%。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7.14%,环比上升4BP。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环比上升11BP至2.28%;当月,私募基金综合收益率为9.73%,环比上升57BP。11月,固收市场各类产品收益普遍上涨,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与上期持平,其他产品收益均上涨。
从收益指数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在2020年11月小幅上行,环比上升0.07点,至88.27点。具体来看,短期期限指数环比上升0.14点,至87.81点;而长期期限指数下滑0.14点,至89.52点。货币基金产品本月收益指数环比上升3.40点至69.25点。信托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升0.49点至83.39点,其中,短期限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升2.13点至76.16点,长期限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25点至86.64点。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升6.48点至111.45点。
2.2 固收市场综合收益走势及分析
11月,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上升9BP至5.07%;经风险调整后的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上升7BP至4.08%;固收市场综合收益指数为85.32点,环比上升1.50点。当月银行体系流动性继续维持相对稳定。固收市场综合收益及经风险调整后的固收市场综合收益小幅上行。
从货币市场来看,11月央行在公开市场主要开展7天期逆回购,保持短期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中旬和下旬,央行共进行了两次MLF一年期操作,投放长期限资金10000亿,中旬回笼部分MLF,合计净投放4000亿元,为银行提供中长期流动性。11月央行7天逆回购到期金额17200亿元,7天逆回购发行17500亿元,合计通过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资金300亿,相较于10月流动性增强,但总体仍呈现紧平衡局面。
2.3 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20年11月,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较10月环比上期持平。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收益指数上升0.07点至88.27点,其中,长期期限指数跌幅略大,下滑0.14点至89.52点,短期期限指数上升0.14点至87.81点。
从收益曲线走势分析,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自2018年4月出现拐点以来,虽然在2019年末和2020年初保持稳定,但整体收益仍在逐步下行,本月延续企稳迹象。从政策面分析,在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大背景下,理财产品收益下行是大势所趋;从资产端来看,随着银行净值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深入落实“资产配置”理念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
2.4 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11月,集合信托理财收益环比上升4BP至7.14%,具体而言,长期限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7.28%,短期限产品收益环比上升19BP,至6.82%。同时,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带动收益指数环比上升0.49点至83.39点。集合信托理财收益的变动主要受短期限信托产品收益上涨拉动。从信托资金投资领域来看,一方面,投资于房地产、基础产业、以及其他领域的信托产品收益环比不同幅度下滑;另一方面,投资于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以及证券市场的信托产品收益环比上涨。
2.5 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11月,货币基金收益环比上升11BP至2.28%,同时,货币基金收益指数环比上升3.40点至69.25点。本月,受年末市场资金面收紧等因素影响,货币基金收益环比上升。
2.6 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20年11月,私募基金产品收益环比上升57BP至9.73%,收益指数相应上升6.48点至111.45点。从监测数据来看,2018年末开始私募基金收益整体上行,但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所下滑。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基本面持续回暖的态势逐步延续,在10月私募基金收益有所回升的态势下,本月私募基金的收益继续回升。
2.7 固收市场各类型产品收益走势及分析
从固收市场各类产品收益情况分析,信托产品收益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且较为稳定。19年年底私募基金产品平均收益率超过信托类产品,在疫情期间出现小幅下降,但今年相较于其他类型产品收益仍维持在高位,在9月私募基金收益出现大幅下滑后,本月又有小幅回升,环比上升57BP至9.73%。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上期持平。货币基金本月收益继续小幅提升11BP至2.28%,长期内低于其他类型产品收益。投资者在选择具体投资品种时,需综合考虑流动性、收益、风险等因素,投资与自身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并尽可能降低投资损失。
3.权益类基金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20年11月,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近1月平均收益率为3.29%,环比下滑1.19个百分点;近6月平均收益率为34.25%,环比下滑4.35个百分点;近1年平均收益率为55.54%,环比下滑0.65个百分点。当月权益类市场收益指数154.71点,环比上升2.76点。
4.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2020年11月,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36%,环比上升2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31BP。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0.35点至76.90点。现今,商业银行净值化理财产品综合业绩比较基准已从初期“高收益稳定”逐步回归至传统银行理财收益区间。伴随净值化转型的深入,资产市场行情把握、银行投研能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等将成为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竞争影响因素。
11月,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1%,环比上期持平,较基期(2018年5月)上期持平。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期持平至100.00点。现金管理类净值型理财产品逐步成为银行获客、稳客、蓄客的重要抓手,预计收益或波动上行,与货币基金形成强有力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