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金融的定义和范围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金融业运用行业特点和地位引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金融行业如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金融产品的自身属性,绿色金融可以分为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资管、绿色保险四大类。而绿色资管又包含绿色信托、绿色投资基金、绿色租赁等。
二、绿色资管产品简介
“资管新规”颁布后,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再结合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绿色资管逐步兴起且前景广阔。按照资产管理的性质,绿色资管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资金明确投向绿色产业的项目;第二类是帮助管理客户所持有的环境相关的资产,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2016年兴业银行发行了首只个人绿色理财产品“万利宝-绿色金融”,该产品筹集资金主要投向于环保项目和绿色债券。中航信托于2017年发起绿色固废环保产业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向一家集垃圾焚烧发电、电站建设与运营维护于一体的上市公司盛运环保。2017年5月浙能集团联合金融及投资机构组建国内首支绿色能源投资基金——“浙江浙能绿色能源股权投资基金”,此基金旨在推动浙江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2019年4月15日,华夏银行推出“龙盈固定收益类ESG理念理财产品01号”该产品将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和在ESG方面有突出表现企业的债权类资产作为主要投资对象。2019年12月,博时基金推出国内首只专注于ESG投资的ETF基金——博时中证可持续发展100ETF,该指数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筛选出100只在经济、社会、环境、治理方面具有较高综合价值的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
除此之外,近年来,不少金融机构也陆续推出了一些绿色资管产品,如以绿色新能源为主题的“邮银财富·2017畅享3号”、华宝绿色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一带一路绿色基金、以绿色证券为主题的“中银策略-稳富”等。
三、近期绿色金融、绿色资管的典型发展趋势
我国绿色金融、绿色资管的发展趋势:
绿色金融将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绿色金融提高到了基本战略层面,引导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随着可持续性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投资者在评估企业时,除了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外,社会责任、环境表现、企业形象等因素都成为了重点考察指标。绿色金融成为企业发展和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规模迅速增长,绿色消费模式不断涌现。绿色金融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金融科技助力绿色金融发展。今年疫情期间,依托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展现出了新的实践模式。地方绿色金融数字服务平台积极响应企业金融需求,助力复工复产顺利进行。如兴业银行于2月13日向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5.51亿元绿色疫情防控债用于湖北、宁夏、山东和内蒙古等地区疫情防控供电系统的电力供应和抢修。在引导绿色消费方面,金融科技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19年9月起,支付宝和天猫开启了“绿色花呗专项计划”,推动绿色智能产品销量增长。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科技还可以协助金融机构分析绿色消费趋势,丰富绿色信贷信息获取途径,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绿色资管发展空间广阔。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财富不断增加、投资需求日益多元化都将为资产管理开辟广阔的空间。作为绿色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绿色资管将以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助力经济发展。
绿色金融体系更加健全。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已逐步完善。2012年至今陆续发布的绿色信贷相关政策文件推动绿色信贷体系日趋完备,2016年8月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更是成为全球首个发展绿色金融的国家层面政策文件,2019年《关于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通知》为企业进行绿色债务融资指明了方向。不断出台的政策助力绿色金融快速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仍能发现不少问题。企业环保违规信息发布机制并不完善,金融机构专业环保知识不足且面临高昂的信息获取成本。监管部门的绿色金融监管目标还主要集中在对“两高一资”产业的信贷限制上,缺乏全面完整的战略安排和配套措施。企业和个人的绿色消费意识虽然有所提升,但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仍时有发生。随着绿色金融的深入推进,相信未来监管细则将会逐渐发布,绿色金融体系也会更加完善。
绿色金融产品多元化。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绿色金融领域的研究和探索,绿色信贷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绿色资管领域中绿色理财产品和绿色投资基金相继发行。虽然相比国外银行,绿色金融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仍然存在,但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领域已开始起步,绿色保险发展空间广阔。随着国内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绿色金融政策文件的出台,金融市场结构将更加合理,金融市场人才的培养将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而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的多元化。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