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券商资管总体规模变化情况及其特征分析
自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以来,券商资管机构纷纷缩减通道业务和资金池产品,加快向主动管理转型。在严监管的大背景下,券商资管规模和产品数量持续下滑,但同比降幅正逐步收窄。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官网数显示,截止2020年二季度,券商资管规模为10.26万亿元,相较于2018年一季度末下降了6.2万亿元,降幅达37.7%。
二、不同类型券商资管产品内部结构变化情况
从产品类型上看,单一(定向)资管计划的产品数量在近两年不断下降。单一资管计划多为通道类业务,由此可看出券商资管去通道化效果显著,但目前其产品数量占比目前仍然较高。另一方面,以主动管理为主的集合资管计划和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的私募基金产品数量稳步增加,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主要头部机构券商资管转型情况分析
具体到机构层面,各券商资管机构之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相较于中小券商,头部券商具有牌照优势和平台能力,资本规模大,专业性更强。
据普益标准梳理,截止到2020年二季度,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规模上榜前二十的公司中,主动管理规模在千亿元以上的共有10家,其中中信证券的主动管理规模稳居第一,为5604.88亿元。从主动管理规模占比来看,至少(有可比数据)有12家主动管理规模占比相较去年同期实现了正增长,主动管理规模占比在50%以上的有8家,其中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金”)主动管理规模占比高达83%。从主动管理的规模和占比来看,头部券商资管转型初见成效。
四、券商资管机构转型要点
目前单一资管计划在券商资管业务中的比重仍然较高,加之历史遗留的大集合产品,因此券商资管的存量资管产品规范化改造压力较重。与此同时,券商资管在新产品设计和模式转型上,也面临一定挑战。另一方面,投研能力和合规风控建设也是券商资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日,公募基金管理办法迎来重大变革,券商资管公募牌照申请放开。随着券商资管公募化改造提速后,拥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可基于自身投研优势开发更多标准化公募产品,券商资管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