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及其配套文件的出台,对于信托业务资产配置环境产生深刻影响,信托公司亟待将业务重心向标准化投资方向倾斜。
信托公司发展标准化资产投资业务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前景可期。由于信托公司目前证券投资经验普遍较少,建议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循序渐进提升标准化资产投资能力:第一,将非标业务项目经验和信息渠道、客户渠道转化适用到证券投资业务之中,以非标基础助力标准化投资;第二,与有深厚证券市场投资实力的公募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合作,通过投资顾问或发行FOF产品的方式逐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同时大力建设有效的投决体系和制度、投研人才团队;第三,深化业务系统改进,打造覆盖标准化投资业务从立项到销售的全流程配套系统。
2018年以来,《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等监管文件的相继出台,对于信托业务资产配置环境产生深刻影响。2018年12月,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出台,拥有强大客户资源和资金优势的商业银行积极布局,理财子公司成为同时拥有“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类信托”三类业务牌照的最强资管机构。券商系、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积极适应统一监管要求,向主动管理转型,凭借过硬的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抢占资产管理领域市场份额。信托公司也具备竞争优势,其投资限制较少,非标资产规模限制较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更为宽松,且业务可覆盖各行业,与实体经济结合性高,利于差异化竞争。
一、证券投资信托简述
根据2009年银监会发布的《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是指信托公司将集合信托计划或者单独管理的信托产品项下资金投资于依法公开发行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交易场所公开交易的证券的经营行为。依据要求,信托公司可以发挥主动管理能力,将信托资金投资于标准化的证券类资产,这为信托公司发展标准化资产投资业务打开了大门。2020年5月8日,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资金信托新规”),从多维度限制非标投资,非标转标大势所趋。资金信托新规规定全部集合资金信托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的合计金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全部集合资金信托合计实收信托的50%,同时限制非标债权集中度,信托公司大客户策略落空,地产类信托业务逻辑生变。与此同时,资金信托新规放开了固收类资金信托正回购可融入资金,对于债券类信托业务构成利好,对主动管理债券投资业务、债券委外/代持业务等均有促进作用。
综上,信托公司在固收类资产投资方面具有一定的政策优势;同时,传统的非标业务为信托公司在业内积累了深厚的项目经验和渠道资源、信息资源,可以转化运用到固收类资产投资业务之中。也就是说,信托公司在发展标准化投资业务时,可以运用“固收+”策略,充分运用自身的投研能力在债券类资产投资领域,并以非标资产打底,辅以部分权益类资产,提高组合收益、降低波动性;此外,信托公司也可结合投顾、FOF/MOM等方式与公募基金、券商等具有深厚标准化资产投资经验的机构进行合作,稳扎稳打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二、证券投资信托现状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已有信托公司开始积极布局标品投资业务、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信托公司年报显示,2019年信托机构中增设最多的部门是与标品投资相关的部门,也从侧面反映了信托公司正在逐步开始非标转标的业务转型。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五矿信托设立了标品信托管理部;中信信托设立了债券业务部;中建投信托新增创新业务中心,下设资产证券化业务部、债券投资业务部;民生信托设立了证券投资总部。此外,在2020年二季度融资类信托监管趋严期间,投向证券类资产的信托产品新增数量大幅上升。布局标品投资业务的优势有二:第一,标品投资业务上量后,有助于信托公司扩大整体规模,从而在监管要求范围内扩大非标业务的规模;第二,非标投资的经验可以在适当转化后合理借鉴到标品投资业务,立足于“固收+”等特色产品发挥自身固收类投资优势,拓宽利润源。
从各个信托公司的年报相关数据上看,投向标准化资产的信托产品通常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项目下;从资金投向上看,标准化产品数量往往与投向证券市场的产品数量存在一定联系。故此,可以从投向证券市场的信托产品发行数量趋势中观察信托公司对于标准化资产投资的情况。通过对从信托行业各个资金投向产品的整体发行数量上看,在2019年初,投向房地产、基础产业和金融机构方向的信托产品占比明显高于投向工商企业和证券市场的产品占比。在2020年3月后,证券市场方向产品发行数量占比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截至2020年7月近乎翻倍增长;但是,投向证券市场方向的信托产品数量仍然不足15%,且与投向金融机构、房地产和基础产业的产品数量仍有较大差距。
选取2019年证券市场投资规模比例最高的十家信托公司作为参照,考察2019年以来其证券市场各个投向产品发行数量占比可以发现,华润信托在标准化产品发行数量占比方面一骑绝尘,在信托公司中拔得头筹,统计区间内其平均标准化产品发行占比为71.44%,大力推进标准化产品体系探索和发展;外贸信托发行占比排在第二,且自2019年来证券市场投资占比一直较为稳定,平均值保持在32.42%,稳定发展标准化产品业务。
选取2019年证券市场投资比例最高的十家信托公司作为参照,考察2012年-2019年信托公司证券市场投资发展情况。从历史水平来看,华润信托在2016年证券市场投资比例占总信托资产规模的近80%,是信托行业内历史最高占比,但在2016年后证券市场投资比例大幅下滑;外贸信托历年来证券市场投资比例均维持在较高水平,除2013、2014年两年以外其比例均在50%以上,标准化资产投资业务发展较好;江苏信托自2014年开始证券市场投资比例骤升,于2016年到达顶点,其变化路径与华润信托相似,虽在2016年后证券市场投资比例不断下降,但与其它信托公司相比仍是遥遥领先。
选取近一年来(2019年3季度-2020年2季度)的信托产品发行数据,对其发行趋势进行分析。在近一年内,全国信托公司共发行2725款投向证券市场的信托产品。从发行量最靠前的十家信托公司来看,并不能发现明显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向头部信托公司集中的趋势;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发行量主要集中在排在前三位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华润信托、民生信托和外贸信托,其近一年发行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数量占到了发行总量的超过六成。
一直以来,华润信托、外贸信托的标准化资产投资业务发展较为良好,其证券投资信托发行数量占比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从近一年的证券信托产品发行量可看出,其公司业务重心较为向标准化投资业务靠拢。值得注意的是,中信信托作为信托资产规模最大的信托公司,以及交银国信、中融信托等信托资产规模排名靠前的公司,近年来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发行量均不高。考虑到标准化资产投资业务对于信托公司的投研能力、投资经验和配套系统设施均有较高要求,短期内信托公司此方面能力建设提升程度有限,如此前标准化资产投资经验积累较少,业务转型难度较大。
三、证券信托业务展望
在过去,信托公司传统业务的优势主要集中在非标准化产品领域。事实上,通过对比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标准化产品投资领域的经验,可以发现信托公司发展标准化资产业务具有以下三大优势:第一,信托具有灵活跨市场资产配置的制度优势。信托公司天然的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的优势有利于进行大类资产配置以及产品的跨市场组合。
信托具有高度定制化的灵活性优势。信托公司的成立是基于信托制度,这是区分信托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基础。信托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喜好来量身定制信托产品,通过其专业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委托人的要求。
第三,信托具有破产隔离的制度优势。《信托法》规定“信托财产与委托人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受托人固有财产相区别,委托人、受托人的存续与否不影响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成为独立运作的信托财产不能被清算、偿债和破产。与其他资管产品相比,引入特定目的信托能以《信托法》作为上位法支撑,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实现有效破产隔离,具有无法比拟的制度优势。
综上,信托公司发展标准化资产投资业务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前景可期。由于信托公司目前证券投资经验普遍较少,建议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循序渐进提升标准化资产投资能力:第一,将非标业务项目经验和信息渠道、客户渠道转化适用到证券投资业务之中,以非标基础助力标准化投资;第二,与有深厚证券市场投资实力的公募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合作,通过投资顾问或发行FOF产品的方式逐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同时大力建设有效的投决体系和制度、投研人才团队;第三,深化业务系统改进,打造覆盖标准化投资业务从立项到销售的全流程配套系统。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