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是信托行业的本源业务和专属业务。2018年银保监会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界定了家族信托业务,为家族信托的规范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在“去通道控地产”的行业背景下,信托公司加速回归本源业务,加大力度向财富管理、家族信托转型,不少信托公司也将家族信托作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性业务之一。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8~2019)》显示,2019年末,国内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36家实质性地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业务总规模约为850亿元。中债登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家族信托存续规模已突破千亿大关。
值此家族信托业务突破千亿元的关键时点,有必要对家族信托的资产配置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剖析和展望。
一、国内家族信托配置以现金类资产为主,兼有股权、不动产等非现金类资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财富积累,高净值客户群体规模增大,富一代退居二线,高净值人群寻求专业机构提供财富管理、财富传承的需求更加迫切。
家族信托发展初期,受托产品多为现金类财产。事实上,高净值人群的财富构成中,除资金资产外,更多为不动产、股权等资产,但不动产、股权的财富传承更为复杂,需在家族信托框架下根据委托人需求进行统一安排,且目前股权、不动产家族信托的财产登记难题待解,税收、交易成本等成本较高,股权、不动产类家族信托的落地较少。
随着信托登记制度、税收制度的完善,家族信托的受托产品已经由比较单一的现金类财产,演变为以现金财产为主,兼有保单、股权、不动产、艺术品等多元化的受托财产。部分信托公司开展了保险金家族信托、商业地产家族信托、股权家族信托等,产品趋于多样化。
二、家族信托配置自家信托产品,服务效率更高,但产品投资模式相对固定
家族信托注重财富传承,需要的是长期稳健的资产配置,但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家族信托存续规模的千亿资产中有70%左右投向信托产品,而并非投向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且很多信托公司将信托资金产品投向其自产自销的信托产品。
家族信托资金配置自家信托产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第一,客户资源优势。信托公司拥有客户基础,对自身客户了解更深入,对客户风险偏好、承受能力做了深入评估分级,可以节省拓展客户的时间及资金成本,与客户建立深厚联系,提高客户粘性。第二,专业优势。各信托公司制定了家族信托业务标准操作流程、资产配置授权分层决策机制、产品出入库审查方式等,且信托公司具备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负责对信托财产进行积极管理、资产配置、投资组合、风险和绩效评价,能够为客户设计符合需求的专业化资产配置计划。第三,构建品牌优势。配置自家信托产品,带动产品销售速度,增加客户认可和认知,构建产品的长期市场形象。
家族信托配置自家信托产品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客户群体相对单一。信托公司会有其针对的细分客户群,在向外拓展客户群时,会有一定劣势。其次,自家信托产品投资方式单一。信托公司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投资模式和资产配置原则,在资产投资渠道上的选择可能相对单一,不能有效分散风险。同时,当前市场上集合信托产品以非标类为主,标准类产品匮乏,这同样加大了家族信托业务的集中度风险。
三、家族信托投资者,将股权等金融资产纳入财富传承规划
高净值人群除现金类资产需要传承外,其股权、不动产等非现金资产所占比例更大。但由于股权等财产信托交易成本大,房地产信托还会面临房产税等,再加上信托公司也缺乏相应管理工具,以股权股票、不动产等为资产的家族信托配置落地较少。
胡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中,企业拥有者所占比例达65%;而在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中,企业拥有者占比达85%。预计中国未来10年将有17万亿财富传给下一代,未来20年将有39万亿财富传承需求。股权的财富传承需求较大,股权家族信托有较大发展空间。再加上股权家族信托优势明显,资产隔离、财富传承功能更大。股权家族信托能防止因企业家婚姻变故等因素造成家族企业股权分割,防范因企业主个人声誉危机等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保障家族企业股权代际传承,并且拥有更大的税收筹划空间。基于此,投资者应将股权纳入家族信托,形成更有效的财富传承模式。
除持有的公司股权外,高净值人群所持有的其他金融资产,也可纳入家族信托规划范围内。据诺亚控股调研数据显示,目前85%的高净值人士将私募股权基金纳入资产配置范围。部分信托公司开展了保险金家族信托、商业地产家族信托等,产品趋于多样化。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