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管理收益指数月刊

分享:

发布机构:晋商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市场综述:

固收、权益市场涨跌不一,净值产品业绩基准下行

123

固收市场

本月,固收市场综合收益指数小幅回落,环比下滑2.89点至82.79点,固收市场综合收益5.05%,环比下滑13BP,经风险调整后的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下滑12BP至4.04%。

具体来看,收益方面,银行理财平均收益下滑7BP至3.80%,信托理财产品下滑12BP至7.98%,货币基金产品收益下滑28BP至1.60%,私募基金产品收益下滑8BP至8.16%。收益指数方面,银行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下滑1.76点至89.39点,信托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下滑1.35点至93.22点,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滑8.44点至48.61点,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下滑0.92点至93.44点。

权益市场

本月,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近1月平均收益率为6.40%,环比上升5.68%;近6月平均收益率为16.45%,环比上升4.02%;近1年平均收益率为35.97%,环比上升17.45%5月,国内复工复产加快,叠加欧美开启复工,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不过中美博弈升级,对资金进场形成扰动,权益市场小幅震荡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整体波动上行,权益类市场收益指数环比上升7.08点至115.88点。

净值型银行理财

本月,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49%,环比下滑23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18BP。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4.06点至79.19点。虽然部分配置权益资产的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上行,但是债市转跌,影响固收类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综合影响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下行

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26%,环比下滑8BP,较基期(2018年5月)上升25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2.66点至108.31点。受到宽松的资金面影响,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持续回落。不过相较于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仍具有一定收益优势。

20206月指数变动趋势

5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欧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经济复苏仍待时日,同时本月国内CPI持续回落,固收类产品配置价值凸显。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可选择银行长期限、专属型理财产品锁定长期收益

1.各类市场发展概况及风险事件速览

1.1   20205各类市场产品发行及运行概况

本月,344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8782款理财产品,与20204月相比,发行银行数量下滑1家,发行理财产品数量下滑996款。从具体各类型产品发行量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5226款;开放式预期收益型1956款;净值型产品1469款;外币产品131款。从存续情况来看,20205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20282款,环比上升713款。

本月,59家信托公司共发行2127款信托产品,其中集合信托2116款,单一信托11款。本月信托产品发行机构较20204持平,发行产品数量环比上升275款。从产品期限上看,信托平均期限为22.45个月,环比上升1.74个月。从发行产品的资金投向来看,投资领域包含基础产业工商企业房地产证券市场金融机构领域,未发生实质变化。除投资于基础产业的产品量环比小幅减少外,投资于房地产、金融机构、证券市场工商企业等领域的信托产品量环比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本月,从基金市场表现来看,115家机构共计存续货币基金产品667款,环比上升2款。私募基金产品存续数量131404款,环比下滑729款。权益类(股票型)基金产品5月共存续430款,环比上升5款。

1.2  2020年5各类市场风险事件展示

6

银行理财领域,本月银保监会处罚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的监管数据瞒报漏报行为,涉及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系统数据质量及报送存在违法违规表现为理财产品数量漏报、资金交易信息漏报等。

信托领域,本月暂无新增风险事件,但部分信托公司陷入踩雷。比如:长安信托为金凰珠宝设立的贷款类信托出现了延期兑付的情况民生信托发行的多款金凤凰贷款信托业涉足其中。

货币基金市场方面,本月无明显风险事件爆出,受到疫情影响,央行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宽裕,资金利率价格处于低位,货币基金收益出现回落

权益市场方面5月,疫情对国内的影响进一步减退,企业复工复产加速,通胀持续回落。不过,两会并未出台对于权益市场的实质性利好,而中美博弈进一步升级。受此影响,5月权益市场出现区间震荡。当月沪深300月末较月初小幅下滑29.23点,降幅为0.75%。

私募基金方面,浙江普漫斯、四川昊宸、青岛鼎和硕等多家机构受到处罚,主要涉及未如实披露可能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信息的情形、在私募基金募集过程中存在夸大宣传产品担保措施的情形、存在不公平对待投资者的情形、未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私募基金进行风险评级,并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的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的情形、存在通过与投资者签署补充协议的形式书面承诺投资者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承诺最低收益的情形、未履行诚实信用义务、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报送的部分信息不真实、不准确,公司股东存在股权代持行为等违规行为。

2.固收市场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1  2020年5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7

银行理财产品5月的平均收益率为3.80%(剔除结构性产品、净值型产品及外币产品),较4下滑7BP,具体来看,短期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下滑8BP至3.75%,长期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下滑6BP至3.93%。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7.98%,环比下滑12BP。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8BP至1.60%;当月,私募基金综合收益率为8.16%,环比下滑8BP。5月,固收市场各类产品收益出现普跌,其中,银行理财仍然延续前期下跌趋势。

从收益指数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在20205月继续下行,环比下滑1.76点,至89.39点。具体来看,短期期限指数环比下滑1.94点,至88.44点;而长期期限指数下滑1.29点,至91.96点。货币基金产品本月收益指数环比下滑8.44点至48.61点。信托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滑1.35点至93.22点,其中,短期限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滑1.71点至83.89点,长期限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滑1.19点至97.42点。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92点至93.44点。

2.2 固收市场综合收益走势及分析

8

5月,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下滑13BP至5.05%;经风险调整后的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下滑12BP至4.04%;固收市场综合收益指数为82.79点,环比下滑2.89点。当月为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央行延续稳健的货币政策。月末,为配合天量地方债发行和应对企业缴税压力,央行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宽裕,确保资金面宽松。固收市场综合收益及经风险调整后的固收市场综合收益出现下行

从货币市场来看,5月央行分别于26日-29日开展了逆回购操作,总投放量为6700亿,且本月无逆回购到期;5月15日,央行投放了1000亿MLF,5月14日,有2000亿MLF回笼。整体看来5月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5700亿元,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保持充裕。5月,SHIBOR隔夜利率月末大幅上涨,且全月整体处于震荡上升状态。不过,目前SHIBOR、DR001、DR007利率总体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资产端收益相对较低,使得货币市场整体收益的处于低位

2.3 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9

20205月,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较4月环比下滑7BP至3.80%。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收益指数也随即下滑1.76点至89.39点,其中,长期期限指数下滑1.29点至91.96点,短期期限指数下滑1.94点至88.44点。

从收益曲线走势分析,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自2018年4月高点持续下行,虽然在2019年末和2020年初略有企稳,但是在最近几个月出现出现大幅下行。从政策面分析,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推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加快净值化转型。截至2020年1季度,银行净值化转型进程已超过50%,而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临近,关于银行理财的严监管依然持续,机构均加快了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步伐;从投资端分析,资管新规要求银行非标资产期限匹配,银行新发产品较难配置高收益的非标资产,同时,银行配置的短久期债券、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的收益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也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难有上行;从客户端分析,资管新规过渡期内,银行面临的转型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客户对于净值型产品净值波动较为敏感,因而对于净值型产品的接受程度不高,银行或主动降低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引导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转向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或长期限存款。

2.4 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10

5月,集合信托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2BP至7.98%,具体而言,长期限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0BP至8.18%,短期限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5BP至7.52%。同时,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带动收益指数环比下滑1.35点至93.22点。集合信托理财收益的下滑主要受短期限和长期限信托产品收益下行共同影响。一方面,从资金面来看,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宽松的资金面影响,市场资金利率处于低位,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率下行也是预料之中;另一方面,从信托资金投资领域来看,5月,受到权益市场区间震荡影响,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产品平均收益出现大幅下滑,而投资于金融机构、其他领域的平均收益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行,综合影响集合信托理财收益走低。

2.5 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11

5月,货币基金收益环比下滑28BP至1.60%,同时,货币基金收益指数环比下滑8.44点至48.61点。本月,资金面整体宽裕是影响货币基金收益下滑的主要因素。央行继续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基金投资的同业存单、期限在一年内的债券、银行存款等资产收益率均处于低位,影响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

2.6  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12

20205月,私募基金产品收益环比下滑8BP至8.16%,收益指数相应下滑0.92点至93.44点。从监测数据来看,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份,私募基金收益整体上行,主要受到权益市场整体震荡走高影响。不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股市巨震,优质资产难觅,国内权益市场在2020年2月份之后出现震荡。截至5月末,私募基金收益指数连续3个月出现回调,不过本月整体跌幅已经趋缓。

2.7 固收市场各类型产品收益走势及分析

13

从固收市场各类产品收益情况分析,私募基金收益依然领跑,集合信托收益紧随其后,二者收益整体均较为稳定。2020年5月,私募基金收益出现小幅下滑环比下滑8BP至8.16%,而本月集合信托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2BP至7.98%私募基金对于集合信托的领先优势略有放大,同时,二者收益依旧大幅领先其他类型产品收益。对于预期收益型产品,受到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银行资产端结构性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产品收益延续下滑趋势,本月收益环比下滑7BP至3.80%而货币基金同样受到宽松的资金面影响,收益环比下滑28BP至1.60%创下近年来新低。综合来看,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投资需求、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需求等因素选择契合自身的理财产品,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而忽略产品风险,同时,投资者也需要注重预留一部分流动性资金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

3.权益类基金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14

20205月,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小幅走高具体来看,近1月平均收益率为6.40%,环比上升5.68%;6月平均收益率为16.45%,环比上升4.02%;近1年平均收益率为35.97%,环比上升17.45%。当月权益类市场收益指数115.88点,环比上升7.08点。5月,随着欧美国家逐步开始复工复产,经济景气程度边际修复,国内复工复产加速,由此带动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不过,中美博弈升级,对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压制,权益市场整体出现震荡。当月,上证指数月末较月初微跌0.90%,沪深300指数月末较月初微跌0.75%,这使得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出现小幅波动,整体略有上行

4.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15

20205月,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49%,环比下滑23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18BP。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4.06点至79.19点。本月,权益市场区间震荡,部分投资于权益资产的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出现上行不过,考虑疫情冲击减弱、国内经济活动逐渐恢复正常等方面的因素,短期政策力度低于预期,国内政策逐渐由“宽货币”向“宽财政”转移,债市到期收益率上行,债券价格回落,债市收益下行,这影响银行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二者综合影响下,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比较基准出现回落。

5月,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26%,环比下滑8BP,较基期(2018年5月)上升25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2.66点至108.31点。受到宽松的资金面影响,市场资金利率维持低位,主要配置短久期债券、货币基金、银行存款等资产的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持续回落。不过相较于货币基金产品收益大幅下滑的情况,银行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仍具有一定收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