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期专栏】结构性产品或将成为低风险投资者配置首选

分享:

一、结构性产品的发展与现状

境外结构性产品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1987年3月18日,美国大通银行发行了世界上首个保本指数存单。该存单与标普500指数未来一年的表现挂钩,投资者可在3种结构中进行选择:0%-75%、2%-60%、4%-40%。该款产品最终给到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就是通过债券+股票指数看涨期权来实现的。

相对来说我国由于衍生品的发展滞后导致结构性产品发展相对更晚。本世纪初结构性产品才被引入国内市场,当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中国光大银行在2002年9月推出的外币结构性存款。2004年3月,《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标志着衍生产品在我国合法地位的确立。2005年9月,中国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将结构性存款业务纳入综合理财业务范畴,这使得结构性产品的法律地位得到初步明确。

1
2

此后,结构性产品在国内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刚性兑付被打破,通过金融衍生品嵌入带来近似保本效果的结构性产品才迎来了一个发行高峰。如图1图2所示,2018年结构性产品发行量显著上升。

二、结构性产品的优势与特色:收益托底+高收益获取可能性

结构性金融产品本质上大多是低风险资产+期权的组合。在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中低风险资产就是银行存款。在结构性产品中低风险资产大多是固收,比如债券和货币。低风险资产用于保证产品的最低收益,期权则用于获取可能的高收益。

从上面的简述可以看到结构性产品与普通银行理财的显著差别有两点。

1、通过衍生品来挂钩高风险资产从而具备享受高收益的可能性

2、通过如存款或债券这样的低风险资产锁定最低收益

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用以说明结构性产品的特色。

2020年6月9日14:49,3个月的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加权平均值是2.3276%。2020年9月到期且执行价为4.1(现货价格为4.041)的虚值沪深300ETF看涨期权价格为0.096(杠杆率:42.1)。现在我们可以由这二者自治一个简单的结构性产品。

假设现在我们持有1万人民币,我们用98%的本金(9500RMB)用于以2.3276%的年化利率购买3个月期债券,用2%的本金购买看涨期权。9月份到期时,组合的损益R如下。

3

假设到期时不能行权,则组合亏损1.42%,年化收益为-5.68%;但是若今后几个月股票市场表现出彩,沪深300ETF突破2020年3月5日的新高4.26涨到了4.3,则此时组合收益2.78%,年化收益为11.14%。

因此,可以看到在利用这样一个自制的结构性产品就可以保证在最大年化损失为5.68%的情况下获取到可能的牛市下的股票收益。

三、案例分析:渤海银行双向鲨鱼鳍期权产品

1、案例产品简介

4

当前,国内结构性产品的设计多种多样,但基本思路相对一致,均是在保证投资者收益的同时,提供一个冲击高收益的可能性,这里我们以渤海银行的双向鲨鱼鳍期权产品为例进行简单的分析。首先,鲨鱼鳍期权又叫敲出期权。敲出期权又有向上敲出和向下敲出两种,当敲出价格大于当前价格时为向上敲出期权,反之为向下敲出期权。当既有向上敲出价格又有向下敲出价格时,敲出期权就是双向敲出期权。

渤海银行发布的这款理财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就是一款固收+双向敲出期权。80%以上的固收给产品收益做了充分保护,其余20%以下的期权又给组合潜在的高风险带来了可能。

2、产品到期损益

5

若投资者认为未来3个月内股票市场可能存在适度的波动(上下幅度不超过6.7%),则投资该产品是明智的。该组合有两个优点:首先,这个适度的波动不论是向上还是向下对投资者都是有益的;其次,就算最终波动过小或过大投资者至少可以获取2.3%的年化收益,但是如果投资者对波动的估计是正确的则可能获取高至9%的年化收益。

四、结构性产品的特征使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更具吸引力

由于期权到期损益的非线性特征,所以它十分适合用来构造到期收益也是非线性的结构性产品。随着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地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期权品种不断应运而生。因此,可用于构造结构性产品的底层产品也将越来越丰富。

由于结构性产品具有收益托底+获取潜在高收益的特征,待未来投资者对结构性产品有进一步理解后可能还会有一次需求地扩张。因此银行可以考虑对金融工程、衍生品设计与风险管理方面做进一步地深耕,以便在未来占取先机。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