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金流动性充裕,信托遭遇资产荒
资产荒,并非是指没有资产可投,而是回报高的优质资产越来越少。表现在信托中,也即是资金端相对宽松,但寻求不到好的投资项目,或者是标的项目预期回报相对较低。
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今年以来,我国1月6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3月16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元资金,4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4000亿元资金,总计释放了逾1.75万亿元资金,同时考虑到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影响,近期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市场资金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
融资环境持续改善。就债券市场而言,2020年一季度,全国发行地方债券共16105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5424亿元,完成中央提前下达额度的83.5%,同比增加62.6%;同时利率保持下行,3月地方债平均发行利率3.19%,比2019年下降28个基点,市场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总的来看,在当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支持下,市场资金充足,融资方能够使用较低成本完成融资,致使信托公司遭遇资产荒。
二、高收益段产品减少,信托收益率持续走低
观察近半年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情况,2020年5月市场上发行的9%-10%(含)和10%以上收益段信托产品的占比为8.12%,较2019年12月份下降了7.83个百分点;而7%及以下和7%-8%(含)收益段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占比,由2019年12月份的26.75%上升到了2020年5月份的38.61%,提升了11.87个百分点,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向低收益段倾斜明显。
具体从产品收益率情况来看,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97%,较2019年12月份下降33BP,且近期产品收益率呈现逐步下滑态势。在信托资产荒背景下,信托公司需要降低融资方的融资成本,以吸引对方选择信托渠道进行融资,进而导致信托产品收益率有所下行。同时受疫情冲击影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优质资产供不应求,信托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依旧保持相对稳健风格,这也会带来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的可能。
三、结合风险偏好与项目资产综合评定,谨慎投资选择
在资产荒背景下,信托产品收益下行是必然趋势,部分高收益产品必定伴随着高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要认清当下形势,适当降低心理预期,切不可铤而走险,急于锁定高收益,产品的配置选择一定要在自身可承受的风险预期之内。
从资产类别来看,房地产调控政策仍然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市场回归理性,同时调整房企各融资渠道规模的管控规定出台,房企的主要融资渠道均被限制,部分存量房地产信托项目的兑付风险有所增加,房地产信托产品的配置要慎重选择。而受疫情冲击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发展迎来巨大挑战,部分企业违约风险陡增,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的配置同样应持有谨慎态度。对于政信类信托产品,背靠政府信用,项目资质相对较好,但相对于前两类产品的收益也可能较低,相对稳健的风格也使得其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一种选择。
总体而言,在资产荒背景下投资者切不可盲目追求高收益,信托产品的配置选择要结合自身风险偏好与项目资产进行综合评定,谨慎投资选择。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