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普益标准、普益寰宇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9日
(一)版本升级说明
2019年8月19日我司完成了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评价体系1.0的构建。在运行了大半年之后我们决定对原有的评价体系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整,将其升级至2.0。其动机有以下几点:
(1) 1.0版本中在数据预处理部分的算法设计有有一个环节是净值数据频率调整,这里会将间隔大于周度的净值数据直接略过。在本次的数据预处理部分优化了这一点,防止了已经处于周频的产品可能出现的净值数据损失。
(2) 1.0版本将全国性银行和区域性银行放在一起评价,但由于全国性银行在机构定性得分层面几乎有压倒性优势(最新的2 0 2 0年1季度银行理财机构能力排名中18家全国性银行有15家处于前2 0名,而相对排名最低的民生银行也排在3 9名),因此2.0将会把18家全国性银行和其余的区域性银行分开评价。
(3)今年复工后,我们对净值型产品进行了一次数据分析,发现投资期限、投资起点和业绩比较基准都对产品实现的收益率有较高的解释力。在这三个变量中,虽然业绩比较基准的解释力最强,但由于其缺失值也相对最多,因此最终选择将投资起点和投资期限引入评价体系。
(二)评价框架
1、待评价产品
在评价日之前未到期的固收类、非结构性且产品对象中包含个人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
2、产品分类
待评价的产品根据运作方式和银行类型分为以下6类:
3、入围条件
(1)我们会在一开始计算该产品的净值披露频率,并将其划分为日度、周度、月度和月度以上。这一步,只保留日度和周度产品。
(2)留下的产品会统一调整到周度,并且对周度数据有缺失的用前值插补。
(3)留下的产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方可进入最终的评价环节:
4、评价维度
(1)封闭式:收益、风险、风险调整后收益和机构定性得分。
(2)定开型:收益、风险、风险调整后收益和机构定性得分。
(3)现金管理型:收益、风险和机构定性得分。
5、产品星级
在每个产品类别中,按产品得分将由大到小排列,前20%为5星、20%-40%为4星,以此类推得到3星2星和1星。
(三)总体观察
根据普益标准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评价2.0版本,截止到2020年4月30日,在全国性银行中共有20款现金管理型产品被评为5星产品,它们分别来自于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
表1:全国性银行现金管理型产品列表(5星产品)
区域性银行中共有18款现金管理型产品被评为5星,它们分别来自于北京银行、中原银行、徽商银行、盛京银行、宁波银行、长安银行、南京银行、大连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江苏银行、天津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兰州银行、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广州银行、桂林银行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
表2:区域性银行现金管理型产品列表(5星产品)
全国性银行中共有345款定开型产品被评为5星,它们分别来自平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
表3:全国性银行定开型产品列表(5星产品)
区域性银行中共有148款定开型产品被评为5星,它们分别来自于盛京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贵阳银行、徽商银行、青岛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广州银行、大连银行、江苏苏州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中原银行、苏州银行和华融湘江银行。
表4:区域性银行定开型产品列表(5星产品)
全国性银行中共有286款封闭式产品被评为5星,它们分别来自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华夏银行。
表5:全国性银行封闭式产品列表(5星产品)
区域性银行中共有722款封闭式产品被评为5星,它们分别来自于杭州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徽商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广州银行和上海银行。
表6:区域性银行封闭式产品列表(5星产品)
(四)分银行观察
表7:不同银行类型星级产品数量(现金管理型)
表8:不同银行类型星级产品数量(定开型)
表9:不同银行类型星级产品数量(封闭式)
全国性银行中股份行的现金管理型产品相对国有行来讲表现相对更好,而封闭式产品中国有行表现更佳。区域性银行中,城商行各类型产品的表现均优于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