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期专栏】买理财的正确姿势:不懂不投,要投必懂!

分享:

4月15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发布测试公告,从理论和技术上允许了零或者负价格的出现。在新的交易规则下,某银行的“某油宝”产品在4月22日WTI5月合约到期之际,要求投资者以官方-37.63美元/桶对合约进行结算或移仓,而这个设计规则导致的漏洞造成了多头投资者在一夜之间面临倒欠银行巨额债务的窘迫局面。这次极端情况充分暴露了理财市场风险的冷酷,对此,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办?

一、“无辜”的投资者?

基于公开报道,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参与到“某油宝”的投资者并没有相关的知识结构和投资经验,投资行为仅仅是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在产品选择上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倘若投资者可以在此前进行充分分析和研判,便会发现很多潜在的风险预警已然悄悄显露。

(一)产品设计:风险有迹可循

一般而言,产品在销售时会向投资者申明合同详细条款,此时投资者有责任去充分了解相关条款,而非基于过往对机构的信任和依赖。因此在一种不明就里的投资理念下,投资者未能及时关注市场和产品动向,忽略了机制本身存在的风险,进而导致在极端风险来临前无法脱身。

01

(二)投资心态:投机时忘记恐惧

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停摆,石油需求大幅减小;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储油空间有限。因此,在相对过剩的供给下,石油价格一跌再跌。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中,难免有部分投资者会产生投机的想法,希望借势 “低价抄底”。然而,如果对这段时间现货与期货市场关系的重新复盘,不难发现所谓油价下跌的“抄底信号”,或许只是一跌再跌的序曲而已。

02

由于期货和现货市场反馈机制的存在,一旦市场中存在着这种套期保值策略,普通的散户投资者参与多头就可能沦为大资本游戏中的韭菜。现实亦是如此,此前,石油期货隔月价差已经高企,表明市场有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此时,作为普通理财投资者,需对自己的投资能力有正确的认知:如果连基本的期货和商品市场知识都不具备,参与购买高风险的理财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二、投资的两大原则:风险对等和分散投资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在投资之前需认真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熟悉相关的产品知识和市场规则,谨慎参与市场,做到 “不懂不投,要投必懂”。具体来说,在选择理财产品上应遵循以下两大原则:

(一)选择与认知水平和经济能力相匹配的投资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在产品选择上应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水平、流动性需求、投资目标与投资期限相匹配的资产和产品类型。举例来说,从2014年至今,货币、固守、商品和权益四大类资产的净值和波动率走势如下图所示:

03

由此可见,股票和商品类产品在高收益率的同时,其波动率显著高于固收和货币类的资产。因此,在资产配置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收益,而是应该平衡各类资产的收益率及其风险贡献,并非配置“资产”,而是根据资产波动率来配置“风险”,从而使各类资产的风险贡献度保持一致水平,实现投资组合的风险结构优化。

(二)形成组合投资的理念,合理分散风险

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通过资产配置可以对非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散,即将多项有风险的资产组合到一起,可以对冲掉部分风险而不降低预期收益率。

因为组合的方差不仅取决于单项资产的方差,而且还取决于各项资产间的协方差或相关系数,随着组合中资产数目的增加,在决定组合方差时,协方差或相关系数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方差的作用越来越小,由于相关系数小于1甚至小于0,意味着资产的变动不完全一致,单个有高风险的资产就能组成单个有中低风险的资产组合。根据下面组合的方差公式,由于不同资产间的相关系数小于1,则组合的标准差一定小于组合中各种资产标准差的组合。

1588040024(1)


上式中,即为组合的方差,Wi代表资产i配置的比例,cov(Ri,Rj)代表资产间的协方差(当Var(Rp)i=j时,即为方差),Pij代表资产间的相关系数。

由于单一资产的短期高波动性和长期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无法满足投资者对长期稳健收益的追求,而不同风险资产之间有一定的风险对冲,理性投资者通常会选择配置多个风险资产以对冲风险,而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资产组合配置是投资者的理性选择。

三、买理财的正确姿势:了解机构、了解产品、组合投资

(一)了解机构

各个金融机构都有专门向外界公开披露信息的渠道,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亲自搜集整合这些信息的工作量过于繁重,因此,基于综合评价了解该机构的全面信息就比较合适。

以普益标准2020年一季度银行理财能力评价为例,该评价从综合理财能力、发行能力、收益能力、运营管理额能力、投资者服务体系、信息披露规范性等几个维度对观察期内300多家在本季度发行过产品或有产品存续的银行进行了系统性的统计与评价,同时辅以评估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各家银行理财业务的产品研发、投资管理、产品销售、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考察与分析,由此可清晰了解各机构的具体理财能力。

(二)了解产品

就净值型产品而言,投资者在投资时需关注产品的类型,如公募和私募、固定收益、权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混合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适用不同的投资范围、杠杆约束、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其风险收益亦不相同。具体选择产品时,可在同类产品中优中选优,关注的指标可以涵盖投资类型、投资起点、流动性、收益状况、风险及风险调整后收益等。

(三)组合投资

在选择了具体的发行机构、以及该机构发行的产品后,基于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理念,投资者可以选择不同大类的产品(如存款类、货币类、固收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类等),然后基于各自的投资目标、风险类型、投资期限、投资金额等,要求机构构建“类FOF”组合,进行风险对冲,从而实现风险控制与分散投资的目标,最终筛选出与自己的投资需求、风险偏好、收益目标相匹配的财富产品组合,在实现风险控制的同时获取稳健收益。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