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9期专栏】四季度银行业运行平稳,关注疫情影响下2020年一季度表现

分享:

2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了2019年4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整体来看,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有所回暖,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速继续提升,净息差小幅走阔。不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较大,2020年1季度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有所承压,拨备覆盖率存在下行空间,行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1

大行和股份行资产增速提升带动行业资产规模增速提升。截至2019年4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为239.4875万亿元,同比增长9.12%,环比增长0.23个百分点。其中大行4季度规模末增速由3季度末的7.59%提升至8.27%,股份行4季度末规模增速由3季度末的9.34%提升至10.13%,股份行环比增速创下今年4个季度新高。与此同时,城农商行4季度末的规模增速均较3季度末有所放缓,其中城商行4季度末规模增速为今年4个季度的新低。4季度末大行和股份行规模增速的回暖与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下监管推动行业的信贷投放密切相关,而城农商行4季度末资产规模增速回落或与年末季节性因素有关(2017、2018年同期,城农商行4季度规模环比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整体来看,大行和股份行资产规模增速的提升有效带动了行业资产规模的提升。

大行和中小银行不良分化,资产质量保持稳定。2019年4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41万亿,较3季度末增长463亿,增幅由3季度末的5.91%回落至1.96%;不良贷款率方面,截至2019年4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较季度持平。2019年4季度,监管加大不良贷款认定,全国性银行不良贷款出现抬升,而监管同时加大了对中小银行风险的管控力度,并妥善处理了部分中小银行的风险,推动中小银行不良贷款额及增速回落。具体来看,4季度大行和股份行不良贷款率分别较3季度末上升6BP和1BP,而同期城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则有所回落,分别较3季度末下降16BP和1BP,与此同时,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虽然逐季上升,但是4季度末增幅明显收窄,环比上涨1BP;拨备方面,截至2019年4季度末,行业拨备覆盖率为186.08%,较3季度末下降1.56%,连续3个季度出现下滑。在经济下行期,中小企业经营受困,银行有意减少拨备加大不良处置,同时,2019年9月财政部下发的《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也对商业银行计提拨备覆盖率做出了要求,综合影响行业拨备覆盖率下滑。受到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经营受到的负面冲击较大,虽然监管对于不良的认定口径暂时进行了放松,但是2020年1季度银行业资产质量仍然堪忧,随着疫情的延长,中小银行受到的影响越大。预计2020年1季度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会有所承压,而为应对疫情对行业不良的影响,行业拨备覆盖率仍有下行的空间。

资本充足率持续回升,净息差小幅走阔。截至2019年4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64%,较3季度末增长0.10个百分点。2019年以来,受监管和不良率趋高的影响,银行资本匮乏问题凸显,大行和股份行纷纷通过发行优先股、永续债、可转债和进行定增等手段补充资本,部分城农商行通过IPO获取资本。中小银行获取资本的额渠道、途径远不及大行,不过在4季度,各类融资工具逐渐向中小银行开放,这使得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未来随着永续债和其他新型资本补充工具的推出,中小银行缺少资本的情况还会继续得到改善。净息差方面,2019年4季度末,行业净息差为2.20%,较3季度末上升0.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02个百分点,全年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今年以来监管积极引导资金利率价格下行,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并通过LPR改革约束银行贷款利率,大行和股份行纷纷入局,中小银行资产端之前贷款利率较低的优势逐步被蚕食,而负债端还面临着揽储压力和同业存单利率下行的冲击,预计未来中小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承压,而大行和股份行整体保持稳定。

净利润增速同比继续提升,环比出现下滑。截至2019年4季度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9万亿元,同比增长8.91%,增幅较3季度末略有收窄,环比下滑0.28个百分点。其中,大行、股份行和农商行增速均高于均值,分别为10.79%、9.07%和 9.22%,环比上季度分别变动-1.49、-2.16和4.33个百分点。受到2019年9月财政部《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对商业银行计提拨备覆盖率的影响,行业拨备计提有所放松,使得行业利润得到增厚。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