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期专栏】从外资AMC的进入看国内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

分享:

2月17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抗疫情强服务促发展,橡树资本子公司在京落地》的通知说明,文中表示,全球知名投资管理公司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资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橡树北京”)在北京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542万元美元。这是首家在中国落户的外资AMC(资产管理公司),这表明外资已可以直接申请地方AMC牌照,而随着金融监管部门对外资AMC进入的门槛逐渐降低,我国不良资产管理市场或许将迎来新格局。

一.AMC的起源。AMC(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即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可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即管理普通类型的资产;第二类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管理不良资产。后者,即组建AMC来处置不良资产的做法最初可以追溯到美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初,美国的银行业陷入危机,大量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倒闭,产生了不计其数的不良资产,为了解决这次银行业危机,美国政府专门设立了重组信托公司对储贷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这种做法颇有成效,故后来许多国家开始效仿。

二.国内AMC的发展。我国有四大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全国性AMC)是由国务院设立的分别承接处置国有四大行不良资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第一家全国性AMC是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于1999年3月成立,承接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对策建议>的通知》,明确表示“推进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试点工作”,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分别承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在之后的时间里,四大AMC纷纷进行了市场化转型,业务范围也广泛涉及到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险以及一些实体经济领域。

三.外资AMC的进入。由于中国不良金融资产的庞大体积,中国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和巨大潜力均对外资AMC有着不容小觑的吸引力,外资AMC在中国的布局早已开始。此前,外资只能通过与中资公司合作拿到不良资产,而此次橡树北京的正式落户,意味着橡树资本可以直接从银行拿到不良资产包,不用再通过国内AMC。而由于外资AMC发展时间长,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经验更加丰富,手段更加灵活,外资AMC的直接进入,必定会优化不良资产管理市场结构、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式。可以预见的是,在橡树资本之后,其他知名外资机构也将持续进入,将会给中国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外资AMC的劣势。诚然,外资的进入会给本土公司带来冲击,但即便外资AMC有着成熟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丰富的案例经验,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是否能迅速融入市场环境?外资的竞争力与在本土市场扎根已久的中资公司相比是否有优势?并不能轻易下结论。外资的进入或给中国市场迎来新的生机,但同时,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但无论如何,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是未来的趋势,国内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应该在对外开放中抓住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