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政策自确立以来,在2017年曾进行过一次修订,政策基调收紧。而近几年来,证监会多次对再融资政策进行松绑。2020年2月14日,在内外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的背景之下,证监会正式发布再融资新规,此次新规在发行条件、发行规模、发行对象、锁定期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动,相较于2019年11月8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其调整程度也更加宽松。
本次再融资新规的主要修订内容有以下几点:
1. 主板、创业板非公开发行对象数量上限由10名和5名统一调整为35名;
2. 非公开发行价由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调整为80%;
3. 锁定期时间均减半,原先控股股东为36个月,普通投资者为12个月;先分别调整为18个月和6个月,且不再受减持规则限制;
4. 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以及公开发行证券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等条件;
5. 再融资批文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6. 强化对“明股实债”的限制。
再融资新规对市场及投资者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短期来看,再融资新规的发布有助于缓解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抗击疫情期间的资金困境。受到近期疫情管控的影响,各行业复工情况较差,部分上市公司出现现金流紧张的情况。放松再融资条件,有利于提高企业利用定向增发等方式进行再融资的积极性和可行性,帮助上市公司更好的抗击疫情、恢复生产。从中长期来看,再融资新规有效落实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资本市场有望进行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双向扩容,对于我国建设更加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有重要作用。
其次,再融资新规有助于提升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目前,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只依靠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存在较多的限制作用,因此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监管部门多次强调的长期战略性任务。再融资新规的发布,表明我国的资本市场改革正在持续进行中,其对上市公司定增行为限制的放松大概率会使得再融资规模在2020年有较大幅的增长。从而使我国资本市场结构更加完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比重。
第三,再融资新规利好于中小企业、新兴产业,有助于我国经济转型。此次再融资新规着重对创业板的相关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松绑,加大了资本市场对当前我国强调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从历史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以及科技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一直是再融资及并购重组的活跃领域。再融资制度的放松可能使这些前期研发投入较大、创收能力较弱的成长型公司在再融资方面更加活跃,从而缓解其前期资金供需缺口问题。
第四,在新规大面积预期利好的同时,注意其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风险。再融资新规降低了企业的再融资门槛,也降低了投资者的减持难度,市场中的股权流动性将会较大。鉴于2017年之前再融资政策放松时,部分上市公司有出现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且带来了商誉减记等历史遗留问题。因此,投资者在参与项目时,要格外注意对投资项目以及公司质量的审查,避免投资炒概念的垃圾股。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