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晋商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市场综述:
固收市场收益总体平稳,净值产品业绩基准上升
固收市场
本月,固收市场综合收益指数[ 此处展示采用“固收市场综合收益指数”替换“财富管理收益指数”,“经风险调整后的固收市场综合收益”替换“经风险调整后的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率”,以方便投资者直观了解当前财富管理市场固收类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小幅下降,环比下滑0.15点至92.34点,固收市场综合收益5.48%,较上期持平,经风险调整后的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下滑1BP至4.43%。
具体来看,收益方面,银行理财平均收益[ 银行理财平均收益主要由短期限及长期限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收益加权构成。]上期持平仍为4.00%,信托理财产品下滑6BP至8.31%,货币基金产品收益下滑2BP至2.56%,私募基金产品收益上升20BP至8.71%。收益指数方面,银行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03点至94.16点,信托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80点至97.13点,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66点至77.76点,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上升2.31点至99.83点。
权益市场
本月,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近1月平均收益率为7.40%,环比上升4.99%;近6月平均收益率为22.31%,环比上升3.25%;近1年平均收益率为52.28%,环比上升12.48%。1月上中旬,股票市场受降准等利好预期影响总体表现较好,A股总体呈现先扬后抑走势,月末受新冠疫情和春节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股票市场出现下跌,总体来看权益类基金指数收益上行带动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表现波动上行。
净值型银行理财
本月,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5.00%,环比上升33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67BP。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5.82点至88.18点。受权益类市场表现较好的影响,混合类净值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回升,带动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上升。
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44%,环比下滑2BP,较基期(2018年5月)上升43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0.66点至3.44点。银行现金管理类净值型理财产品收益水平与货币基金不断趋近,价格优势仍存,但较此前大幅缩小。
2020年2月指数变动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新型肺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理财收益总体仍稳健,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注意投资风险。
1.各类市场发展概况及风险事件速览
1.1 2020年1月各类市场产品发行及运行概况
本月,353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8899款理财产品,与2019年12月相比,发行银行数量下滑7家,发行理财产品数量下滑1708款。从具体各类型产品发行量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5657款;开放式预期收益型1839款;净值型产品1287款;外币产品116款。从存续情况来看,2020年1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16843款,环比上升1037款。
本月,62家信托公司共发行1439款信托产品,其中集合信托1432款,单一信托7款。本月信托产品发行机构较2019年12月上期持平,发行产品数量环比下滑930款。从产品期限上看,信托平均期限为23.18个月,环比上升2.45个月。从发行产品的资金投向来看,投资领域包含基础产业、工商企业、房地产、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等维度,未发生实质变化。除投资于不同领域的产品量均环比收缩外,其中,投资于房地产、基础产业等领域的信托产品量环比下降数量较多。
本月,从基金市场表现来看,115家机构共计存续货币基金产品663款,环比上期持平。私募基金产品存续数量133065款,环比上升1174款。权益类(股票型)基金产品1月共存续422款,环比下滑4款。
1.2 2020年1月各类市场风险事件展示
银行理财领域,根据浙江金华银保监分局披露的信息显示,本月银保监对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开出罚单,主要事由包括同业资金投向违规;理财产品管理不合规;理财投资非标资产未严格比照自营贷款管理;个人理财资金违规投资等,共计罚款人民币610万元。
信托领域,1月集合信托发行规模近腰斩。根据深圳银保监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因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审查不符合要求,未正确填报政府融资平台业务报表,合格投资者穿透审核不符合要求,个人理财资金投资信托劣后受益权,协助保险资金投资于通道类信托计划,违规代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等违规,被罚款46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50万元,合计罚没610万元。
货币基金市场方面,本月无明显风险事件爆出,货币基金收益小幅回落。
权益市场方面,1月呈现先扬后抑走势,月末行情下跌一方面受到春节假期不确定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则主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短期内疫情的不利因素对于权益市场影响明显,在疫情拐点尚未到来之际,市场是否会迎来反弹仍不明朗,投资者需谨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私募基金方面,阜兴系私募机构受到监管处罚,主要涉及侵占、挪用基金财产,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宣传推介私募产品,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及最低收益,未按照合同约定向投资者披露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情况以及可能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信息等违规行为。此外,1月多只私募基金因违规打新科创板而受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半年内不得参与网下新股打新。
2.固收市场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1 2020年1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银行理财产品1月的平均收益率为4.00%(剔除结构性产品、净值型产品及外币产品),较上期持平,具体来看,短期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上升1BP至3.96%,长期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下滑3BP至4.10%。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8.31%,环比下滑6BP。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2.56%;当月,私募基金综合收益率为8.71%,环比上升20BP。1月,固收市场各类产品收益涨跌不一。
从收益指数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在2020年1月继续下行,环比下滑0.03点,至94.16点。具体来看,短期期限指数环比上升0.25点,至93.48点;而长期期限指数下滑0.77点,至96.01点。货币基金产品本月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66点至77.76点。信托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80点至97.13点,其中,短期限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升1.90点至89.01点,长期限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滑2.01点至100.78点。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升2.31点至99.83点。
2.2 固收市场综合收益走势及分析
图表3:固收市场综合收益走势图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1月,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上期持平,为5.48%;经风险调整后的固收市场综合收益环比下滑1BP至4.43%;固收市场综合收益指数为92.34点,环比下滑0.15点。春节前为对冲税期高峰,维护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通过多手段维护流动性,理财价格指数和平均收益小幅下滑。
从货币市场来看,2020年1月央行通过多手段维护流动性,在1月15日到22日开展共计1.18万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并在15日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此外,1月月初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此外,1月上中旬隔夜SHIBOR利率逐渐走高,月中达到2.65%高点,随后受央行流动性政策影响,下旬出现明显回落至2%以下。银行间市场方面,1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平均2.29%,3年期平均收益率2.68%,5年期平均收益率2.88%,资产端收益较上月继续小幅下滑,处于低位。
2.3 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2020年1月,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较12月环比持平,为4.00%。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收益指数略微下滑0.03点至94.16点,其中,长期期限指数跌幅略大,下滑0.77点至96.01点,短期期限指数上升0.25点至93.48点。
从收益曲线走势分析,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收益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降幅出现收敛,收益曲线逐渐平缓。本月受春节因素影响,收益率未能继续下跌,长期看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推动下,各类资产收益走低,资产端无法长期支撑理财产品收益的提高,传统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难出现大幅上涨。
2.4 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1月,集合信托理财收益环比下滑6BP至8.31%,具体而言,长期限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7BP至8.47%,短期限产品收益环比上升17BP,至7.98%。同时,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带动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80点至97.13点。集合信托理财收益的变动主要受长期限信托产品收益下滑拉动。从信托资金投资领域来看,一方面,投资于工商企业、证券市场、房地产的信托产品收益环比不同幅度上涨;另一方面,投资于金融企业、基础产业和其他领域的信托产品,收益小幅下行。
2.5 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1月,货币基金收益环比下滑2BP至2.56%,同时,货币基金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66点至77.76点。本月,受货币市场维持合理充裕因素共同影响,货币基金收益环比小幅下滑。
2.6 私募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20年1月,私募基金产品收益环比上升20BP至8.71%,收益指数相应上升2.31点至99.83点。从监测数据来看,2020年1月 私募基金八大策略均全部实现正收益,受益于股票市场行情,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延续了去年上涨态势,收益涨势领先。短期内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多数私募基金管理人保持谨慎投资态度,但也有部分基金经理表现出抄底意愿。
2.7 固收市场各类型产品收益走势及分析
从固收市场各类产品收益情况分析,信托产品收益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且较为稳定。2020年1月,私募基金收益继续上行,环比上升20BP至8.71%。而本月信托理财平均收益环比下降6BP至8.31%,私募基金收益相对信托优势扩大,二者收益水平大幅领先于其他类型产品收益。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趋势渐缓,本月收益持平仍为4.00%。货币基金受流动性合理宽裕等因素影响,本月收益小幅下降2BP,至2.56%。投资者在选择具体投资品种时,需综合考虑流动性、收益、风险等因素,特别是在疫情影响期内,要注意投资风险,谨慎选择投资品种,选择与自身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并尽可能降低投资损失。
3.权益类基金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20年1月,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近1月平均收益率为7.40%,环比上升4.99%;近6月平均收益率为22.31%,环比上升3.25%;近1年平均收益率为52.28%,环比上升12.48%。当月权益类市场收益指数109.08点,环比上升7.30点。2020年1月上中旬,股票市场受降准等利好预期影响总体表现较好,A股总体呈现先扬后抑走势,月末受新冠疫情和春节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股票市场出现下跌,总体来看权益类基金指数收益上行带动权益类(股票型)基金指数表现波动上行。
4.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2020年1月,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5.00%,环比上升33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67BP。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5.82点至88.18点。受权益类市场表现较好的影响,混合类净值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回升,带动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上升。伴随净值化转型的深入,净值型产品维持较高业绩基准需要银行的产品线安排、资产市场行情、银行投研能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等全方位综合实力的支撑。
2020年1月,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44%,环比下滑2BP,较基期(2018年5月)上升43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0.66点至114.29点,银行现金管理类净值型理财产品收益水平与货币基金不断趋近,价格优势仍存,但较此前大幅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