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发布的资管新规在净值化管理,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清理通道业务,规范资金池以及杜绝期限错配等方面进行规范,并规定过渡期到2020年底。在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一周年倒计时之际,2020年2月初,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加大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的必要性。
第一,从宏观经济来看,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确定央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而疫情的爆发可能会使央行工作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向稳增长倾斜,稳社融成为保经济的关键。在此背景下,为了使资管新规平稳过渡,银保监或将延长过渡期,或在过渡期结束时采用“一行一策”,对未完成整改的银行对点监督。
第二,从资管产品实际整改情况来看,银行整体执行进度偏慢,仍有大量理财产品面临整改。根据普益标准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36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行理财产品81152款,总数较2018年减少12714款。其中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65722款,减少23368款;净值型理财产品15430款,增加10654款。2019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占比接近20%,净值化程度仍不足。同时2019年12月27日银保监会与央行发布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表明对于现金管理类产品需要与货币市场基金等同类产品监管标准保持一致,并提出流动性和杠杆管控要求,对于不合规的存量产品需要在1年的过渡期内进行整改。该通知的发布意味着之前符合资管新规标准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有部分将面临二次整改的问题,这一举措有可能进一步拉长净值转型步伐,从而延长银行理财产品转型进程。
第三,从资管产品到期情况来看,部分投向非标的理财产品将面临跨期压力。在资管新规关于过渡期修改的意见征集中,不少大中型银行反馈目前非标资产大多在三年左右,截至2020年末,将会有占比超三分之二的投资非标资产的理财产品自然到期,但是剩下的三分之一投资非标的老产品将面临跨期问题。
当前,无论从宏观环境、产品整改进度还是资管产品到期情况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几乎不可能在2020年底全部完成净值化转型,而且就目前经济而言,短期疫情来袭,对经济形成冲击,系统性风险为市场带来短期调整,银行理财业务受到短期影响,若此时对不规范的理财产品实施“一刀切”政策,不利于金融经济领域的稳定。
2020年2月1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在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金融市场稳定答记者问时表示,按照资管新规要求,稳妥有序完成存量资管业务规范整改工作,对到2020年底确实难以完成处置的,允许适当延长过渡期。本次发言也体现资管新规过渡期存在延期的可能性。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