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存款利率下调 居民打理“钱袋子”有哪些新动向

分享:

近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牵动着储户的心。无疑,存款挂牌利率的下调直接影响百姓存款利息收入。在此背景下,继续坚守银行存款是否是明智的选择?打理“钱袋子”还有更好的渠道吗?

  “建议居民明确自身资金安排和风险承受能力,采取多元化投资,并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工具来提高投资收益。”普益标准研究员张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零钱组合理财”受到青睐

  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下降之后,不少居民调整投资方式,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与此同时,不少银行也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推出创新产品。

  最近比较火热的“零钱组合理财”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将几只甚至几十只货币基金等产品组合搭配,成为一种新的组合式现金管理产品,也是银行零钱理财类产品的一种。整体来看,申赎灵活、兼顾收益和安全性,成为零钱理财类产品受到投资者追捧的重要原因。

  据普益标准统计,今年7月,全市场共发行了59款零钱理财类产品(包含总份额产品),较去年同期上涨883.33%,翻了近9倍。其中,97%为理财公司发行,发行规模合计为2989万元。另外,目前市场上零钱理财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2.3%的产品占比一半左右。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货币型基金表现不俗。该类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央行票据、回购等安全性高的短期金融品种,又被称为“准储蓄产品”,主要特征是活期便利、每日记收益、按月分红利。

  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募基金合计盈利1408.62亿元,其中,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成为上半年的赚钱“担当”,总利润均超千亿元,为近3年同期最大盈利。最新公布的公募基金2023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全市场货币基金规模增长1万亿元,增速达到9.82%。

  理财产品重回投资者视线

  “我们的3年期大额存单收益率由2.85%降到2.65%,并且额度比较紧张。”某国有大行呼和浩特东影南路支行理财经理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调整前后20万元大额存单利息将减少约1200元。尽管如此,大额存单仍“一单难求”,不少客户需要排队预约额度。

  在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收益逐渐回正的银行理财产品重回投资者视线。

  “理财经理推荐的这款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在4.7%至5.3%之间,相比储蓄类产品利率更有优势,准备买一些试试。”家住北京丰台区的胡先生表示。

  记者发现,在理财经理推荐的各类产品中,投资于存款、债券等低波动资产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成为“主力军”,这类产品收益率一般比存款、国债等高一些,风险相对较小,比较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专家表示,由于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会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银行的投资空间和能力,因此,银行理财的收益有望稳中有升。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末,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2%,较去年底略有上升。

  兴业研究公司金融监管高级研究员陈昊表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随着居民财富的增多和各类资产收益率的走低,居民会将更多的资金投资于权益类资管产品,得益于权益类资管产品的分散投资优势,将可以通过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方式,在相对同等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收益。与此同时,居民对于投资的耐心和周期也应当适当拉长,虽然以权益为代表的部分资产的收益短期波动较大,但从中长期来看,其收益往往相当可观。

  “预计未来中长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陈昊建议,投资者未来可以更好地明确自身的风险偏好,分散投资,考虑配置一些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资管产品,并以中长期视角耐心持有。

  当前风险偏好仍趋保守

  继9月初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纷纷下调中长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后,多地中小银行也火速跟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眼下,中长期定期存款年利率3%以上的产品已经很少了,“2”字开头的利率产品成为主流。其中,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存款利率较以前下调较多。

  对此,专家认为,虽然挂牌利率下降,但银行存款仍然是一种安全、稳定的理财方式。“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配置一部分银行存款,此外,还可以考虑一些低风险、中等收益的理财产品,如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国债等。同时,也要关注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对其他理财产品的影响,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张艳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个月,市场上出现一种存款“特种兵”现象,即由于相邻城市存款利率存在一定差异,当地储户就会去周边挂牌利率更高的城市开户、存款。

  “假设我有10万元,要存3年期,在上海市最高利率是3.45%,在苏州市的最高利率是3.25%,3年的利息差距为600元,如果时间、精力充足,从苏州去上海存款还是划算的。”苏州市民杜女士表示。

  张艳分析认为,存款“特种兵”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储户希望通过这种利差获取更高的收益。这种现象也折射出目前部分客户投资风险偏好仍较保守,更愿意选择异地存款而不是将资金投向债市或股市。专家提醒,投资者应当理性看待存款利率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存款方式,注意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存款产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