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银理财郑福湘:以“二次转型”推进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

分享:

2023年11月10日,由普益标准主办,浦银理财联合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的“第十二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


招银理财首席产品官郑福湘在“以‘二次转型’推进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表示,如果以资管新规后理财净值化作为银行理财的“一次转型”,那么当下银行理财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可以说是“二次转型”,“二次转型”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运用理财客群结构的演变更好地服务好广大客户,二是自身能力的持续提升,三是客户体验提升与渠道服务的升级。以招银理财的探索为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以客户为中心,践行普惠金融。针对年轻客群,持续升级入门级理财,提升场景功能体验,减费让利让理财惠及广大客户;针对养老客群,坚守稳健产品定位,做好产品创新。第二,夯实内功,提升自身能力建设。投研一体、科技赋能,以广大老百姓需求为基准持续提升自身实力,在资产配置方面持续探索多资产、多策略,同时,风控方面做好买方评级,高标准做好信用主体集中度管理。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多途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第三,创新引领发展,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着力打造解决方案式产品,持续升级渠道服务,做到线上线下多渠道触达客户,以全新的产销作战队形服务好渠道,陪伴好客户。


10 郑福湘
招银理财首席产品官

郑福湘 主题发言

以下为招银理财首席产品官郑福湘发言实录(由普益标准根据嘉宾发言实录整理,并经嘉宾确认):

今天我们论坛主题是高质量发展,我的交流主题是“以二次转型推进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叫二次转型呢?如果把资管新规后理财子公司成立、产品净值化看成是“一次转型”,那么当下银行理财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可以说是“二次转型”,因为无论是从我们满足广大老百姓对银行理财的诉求还是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都在要求银行理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净值化一次转型的过程当中,核心是理财产品净值化,其中也兼顾了普惠化和多元化。

一、净值化转型基本完成 ,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

资管新规发布以后,监管政策给银行及理财公司一个非常充分的过渡期,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行业净值化率达到95.94%,期间银行理财规模有升有降,但整体呈稳步向前的趋势。

二、理财产品普惠化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投资者数量增长迅速,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理财投资者数量已超过1亿人,约为2020年初的2.5倍。二是投资者逐步年轻化,90后成为理财的新主力。根据《2020国人理财趋势报告》显示,超过八成年轻人正在或准备理财,这一代人正处于职场上升期,对于未来有着更多的规划和预期。以招银理财“朝朝宝”为例,40%以上是理财新客户,近五成是35岁以下年轻客户。

三、银行理财多元化

一是资产配置多元化,资产结构由“高度依赖非标”向“标准化资产及多元投资策略”转变,相较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的投资范围更广,充分利用好这一特性,运用好丰富的资产和策略工具。二是理财产品体系逐渐清晰,产品货架不断丰富。以招银理财为例,在招赢睿智卓越五大产品系列下有稳健理财、进攻理财以及进取理财三大类型,每一大类下再进一步根据风险收益特征细分。三是理财产品净值化驱动客户端资产配置行为。净值化前的理财,存在隐性刚兑,接近于无风险收益。净值化后的理财,净值波动风险上升、收益分化,理财投资者仍以绝对收益为主要投资目标,因此资产配置重要性凸显。

银行理财经过“一次转型”,资产配置的时代即将到来,投顾时代即将到来,养老第三支柱也已经启航。那么“二次转型”银行理财将面临哪些挑战?

我认为这三个问题亟待解决,各家理财公司也都在探索。首先,理财客群结构在转变。如何服务不断增长的年轻客群?如何更深层次地服务好年轻客群?如何更好助力养老金融启航?理财如何更普惠?其次,理财公司自身能力的持续提升。如何与公募基金错位竞争?如何打造适合理财客户稳健主流需求的产品?如何在非标资产下降的趋势下增厚产品收益?如何在合规估值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波动?最后,客户体验提升与渠道服务升级。如何引导客户长期投资?如何通过线上线下高效及深度的服务,为客户创造长期投资价值?就招银理财目前的探索来看,我们有以下的实践和思考。

一、以客户为中心,践行普惠金融

一是不断升级入门级理财,拓展更多年轻客群。朝朝宝功能持续升级,现金理财24小时不打烊、节假日收益不间断等,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实际上,推出入门级的理财产品之后,相当于把过去没有理财的客户拉回了银行体系,不管是高净值还是普惠的客群,不管是整体增速还是人均的增速开始三线合一。理财不只是实现简便、快捷功能,更是财富管理的入门级产品。

二是提升场景功能体验,增强客户黏性。定位场景服务,尝试从智能定投、完善业绩展示、估值清算提速、目标止盈、分红选择、智能定赎、定期支付、产品转让等方面,持续追求更好体验。

三是客户体验与风险管理的平衡。向客户提供好的体验,其实又要与理财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通过策略设计、形态设计、功能设计,平衡不同客户对于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的不同需求。比如,招银理财短债类产品形态分布在日开、定开、滚动持有、最短持有这四大类,四种品类相对均衡,可以较好地实现流动性管理的平衡。

四是减费让利,让理财惠及广大客户。推出让利型管理费机制,包括今年推出的一只权益型产品采用了净值低于1不收管理费的机制,同时以更低的认申购费优惠门槛、更低的认申购费率、更低的托管费率,真正让利给投资者。

五是养老理财启航。投资者对养老金融产品业绩稳健性诉求强烈,个人养老金产品各有千秋,理财坚守稳健产品定位,主打中低风险产品,持续做好养老金融服务。

二、夯实内功,提升自身能力建设

从组织架构上,推进投研一体化建设,坚持科技赋能打造精英队伍。这是形似。但更重要的是从形似到神似,以广大老百姓需求为基准持续提升自身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稳基本盘,多效并举提升固收投研能力,包括大类资产配置、宏观利率、行业及信用、多元策略能力等。二是构建策略库,不依赖单一策略、单一资产,通过多元化配置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三是在创设特色产品方面,通过专业化分工,打造适合理财客户的低估值、低回撤、低相关、低波动的资产和策略。四是在风控方面做好买方评级,高标准做好信用主体集中度管理。五是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多途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六是在金融科技方面,资管机构要打好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第一阶段操作型平台要跑得快,第二阶段分析性平台要管得精,第三阶段决策平台要投得准,推进金融科技稳步高效发展。

三、创新引领发展,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

服务好客群结构的转变,致力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在二次转型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创新,为客户创造长期投资价值。

一是着力打造解决方案式产品。通过组合配置提高收益的确定性,比如招银理财不断打磨理财子特色混合策略,综合运用银行优先股、高股息策略、低波权益基金、二永债等多资产多策略工具,力争提升产品收益的相对确定性。二是渠道服务升级,中台支持与片区服务分工协作,做到线上线下多渠道触达客户,以全新的产销作战队形服务好渠道,陪伴好客户。

现在我们整个行业处于二次转型的起点,期望我们的一点点做法也能给同行带来一些参考,也希望大家携手共进,推进理财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