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在评估基金或理财产品的优劣时往往需要参考投资品的投资收益,而投资收益在市场上分为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那么,在对投资品进行选择时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哪种方式更为适用呢?
一、 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的内涵
绝对收益是指一项投资所赚取的资金数额。也称为总收益,绝对收益衡量独立于任何基准或其他标准的资产所经历的收益或损失。收益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并且可能被认为与其他市场活动无关。
而相对收益则是共同基金寻求产生优于同行、同类基金和整个市场的收益。这种类型的基金管理被称为基金投资的相对收益法。资产的成功通常基于与所选基准、行业标准或整体市场表现的比较。
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绝对收益基金旨在通过采用不同于传统共同基金的投资管理技术来获得正收益。绝对收益投资策略包括使用卖空、期货、期权、衍生品、套利、杠杆和非常规资产。绝对收益与任何其他绩效指标分开审查,只考虑投资的收益或损失。
二、采用收益方法的案例分析
对银行理财而言,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时,往往仅仅追求绝对收益,只求绝对收益为正向收益就达到投资目标。然而这样的收益评价方法是否较为科学。我们以晋商银行的日日盈现金壹号A理财产品为例:
日日盈现金壹号A作为固收类银行理财,当前1年内累计收益3.54%,同期1年期存款利率2.75%,按照投资者追求绝对正收益的目标,确实达成目的了,但是选择了固收类银行理财这种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放弃了存款类产品,仅仅追求绝对正收益,就失去了选择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追求超额收益的意义,这个时候应选择某种标准作为业绩参照更为科学,也就是说这种情形追求相对收益更符合投资目标。若投资者选择在考虑通胀的条件下有正盈利作为目标,同期名义利率作为业绩标准,通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同期名义利率为10.15%,这个数值远远超过投资收益的3.54%,从跑赢包含了通胀率的名义利率来看,投资实际上是亏损的,我们这时采用以名义利率为基准的相对收益为-6.61%,从相对收益的衡量方法来讲,投资目标并没有达成。
因此,在对银行理财进行投资判定上,投资者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的投资方法,将会导致投资者对于实际中通胀因素的忽视,某种程度上对银行理财的收益进行了错估,以致未进行切合投资者自身实际情况的正确投资。
最后,“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这两种投资策略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追求的目标以及适用对象的不同。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