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1期专栏】基于持仓数据的偏股型基金分类方法有效性分析

分享:

一、偏股型公募基金分类

(一) 基于持仓数据的偏股型基金分类

从持仓的角度,偏股型公募基金分类体系包含两个步骤。首先,根据基金过去三年的各类资产占比和基金运作模式,进行公募基金一级分类;而公募基金一级分类中的偏股型基金我们确定的条件为最新报告期权益类资产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30%,且过去3年权益类资产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超过30%的频率不低于80%然后,根据偏股型基金各类资产持仓比例,结合整合后的申银万国行业分类和投资风格,在一级分类下再分为灵活配置、平衡混合、普通偏股、普通指数、增强指数、行业偏股,其中,行业偏股包含原材料、工业制造、消费、信息技术、金融地产、军工、医药7个行业,共得到12个二级分类。关于偏股型二级分类,我们以医药行业偏股型基金为例,其分类标准需要满足:权益类资产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60%,且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的股票占基金净资产的比例不低于30%,且过去3年该行业资产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超过30%的频率不低于60%,且不属于被动型基金

采用上述分类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同类基金的较高相关性和不同类基金的较低相关性,由此为后续的基金评价体系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偏股型基金分类的思维逻辑如下图所示:

1

根据上述方法对全市场存续5年以上的基金进行分类,得到偏股型基金共1605只。在偏股型基金中,灵活配置型基金、普通偏股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指数基金占比较大,行业偏股型基金数量比较平均。

2

二、偏股型基金持仓结构分析

偏股型基金的大类资产数据和底层产品行业属性是二级分类的依据,其结果应该与偏股型的属性保持一致。对于偏股型基金,基本遵循权益类资产占比整体高于其他类别资产(主要是固定收益类资产)。其中,对于灵活配置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其权益类资产占比整体稍高于固定收益类资产,但不同时间段计算结果可能显示固收类资产占比大于权益类资产。同时,为了避免极端情况的影响,大类资产的占比采取过去三年的平均值作为标准。

3

通过图表3的数据清晰可见,偏股型基金的历史大类资产持仓占比趋势十分明显。绝大多数基金的权益类资产历史平均持仓占比显著高于其他资产,说明宏观上该基金分类方法的有效性。

其中对于灵活配置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由图可见两者历史权益类资产占比与固收类资产占比接近,但历史平均权益类资产占比大于固收类占比。因此,从结果看,该分类方法是有效的。需要注意的是,灵活配置型基金权益类和固收类资产的占比波动较大,分类计算结果不具有时间稳定性。

三、偏股型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分析

截至2021年6月30日,过去五年沪深300指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0.37%,平均年化波动率为16.38%。可以预期分类所得的偏股型基金的收益率水平应该基本位于沪深300的年化收益率以上,波动率方面的也应该高于或接近沪深30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

4

根据图表4的数据可见,除去普通股票型指数基金,其余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均高于同期沪深300的收益率,其年化波动率高于会接近于指数同期波动率,结果上符合偏股型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预期。

对于指数型基金,无论是普通指数型还是增强指数行,其总体运营理念均为模拟指数波动。因此普通指数型基金年化收益率略低于沪深300的收益率也是正常现象。另一方面,增强指数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略高于指数收益率,说明该投资策略的十分有效,同时该统计结果也符合基金分类的结果预期。

更细致的来看,偏股型基金中,不同二级分类的基金行情表现与沪深300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5

从上表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偏股型基金二级分类的结果十分有效。唯一不符合理论预期的是普通股票型指数基金的年化波动率,其波动率显著高于沪深300。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