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访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普益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翟立宏 信托公司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养老信托业务

分享:

  作为养老金融的参与者,信托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创新,积极探索以养老服务信托为主的养老信托业务。当前,养老信托业务发展如何?信托公司在养老领域还有哪些拓展空间?就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普益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翟立宏


  《金融时报》记者:养老金融市场呈现怎样的特点?

  翟立宏: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需求增大,在第一支柱偿付压力大、第二支柱覆盖面窄的背景下,发展第三支柱迫在眉睫。国家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不断提高对建设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视程度,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包括保险、证券、银行、信托在内的各类金融主体纷纷布局养老金融业务,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建设。根据不同市场主体,可将养老金融产品划分为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养老基金、养老理财产品及养老信托。


  《金融时报》记者:比较而言,信托公司开展养老金融具备哪些制度优势?

  翟立宏:信托制度充分契合养老投资理念,信托开展养老金融业务具有先天制度优势。具体来看,一是由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使养老资产与个人资产相分离,从而避免了养老资产长生命周期中的不确定性;二是信托投资的全面性,使得信托公司能够实现横跨货币、资本、实业等不同市场,其业务模式和业务功能将会更加丰富,能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养老资金配置服务;三是信托管理的综合服务性,可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无论是针对养老目标的投资,还是对各类养老服务的整合管理;四是信托业务的长期性,充分保证了养老信托能够匹配委托人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资产配置与综合服务。


  《金融时报》记者:目前,我国养老信托发展情况如何?

  翟立宏:养老信托是信托公司以信托的基本要素为前提,以受益人的个人养老或是养老相关产业开发等为目的,为特定对象提供的资产管理、养老服务、产业投融资等的业务。根据目前的展业形式,养老信托可主要分为年金型、产业型及服务型三类业务模式。整体来看,养老信托在国内的实践仍较少,产品种类和范围比较模糊,没有形成很成熟的产业体系。在企业年金业务中,我国仅有少数一两家信托公司获得受托人资质,所占份额较小,参与程度受限。目前,国内养老信托大多以传统资金信托模式附加部分养老健康产品的模式开展,且投资门槛较高,尚未体现出信托制度在全生命周期的规划和管理优势。

  信托机制的创新和灵活特征与第三支柱建设高度契合,应充分利用信托制度提升养老金融的市场效率和稳定性。一方面,通过灵活多样的服务信托模式扩大养老金融综合服务范畴,解决大众养老难题;另一方面,利用信托机构的资源整合作用,以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打造高质量养老生态圈。


  《金融时报》记者:具体到服务型的养老信托业务,信托公司主要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翟立宏:目前养老市场的痛点集中在养老服务的获取难度、服务质量和价格门槛等方面,保险、公募基金及银行等现有第三支柱养老产品受限于发行机构的传统业务模式,缺乏服务属性,无法满足金融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差异化管理需求。信托公司开展服务类养老信托具备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可以通过与委托人建立信托关系,简化委托人管理流程,避免高频次委托;二是可以明确信托财产运用限制,最大限度保障预付款信托实现预付的特定目的,有效防止养老机构以“养老”的名义将资金挪作他用;三是信托公司还可以通过资金清结算服务体系,为养老机构提供资金收付、清算、管理等综合运营管理服务等。

  养老服务信托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单一养老服务信托和综合养老服务信托。单一养老服务信托主要是以养老消费信托形式,为委托人提供养老社区入住权、康养机构养老服务等为主的单一服务。养老消费信托计划的资金直接向康养机构采购康养服务,以规模优势取得较优惠的价格,并以机构身份监督康养机构服务质量,保障老年消费者权益,认购产品的投资者可获得养老服务的优惠购买权、高端养老机构的优先入住权等权益;综合养老服务信托则为委托人提供包括养老社区入住、高端医疗、子女教育、殡葬、财富传承等一系列服务。


  《金融时报》记者:养老服务信托前景如何?

  翟立宏:总体而言,养老服务信托前景广阔。针对我国养老保障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信托公司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创新,积极探索以养老服务信托为主的养老信托业务,并不断拓展业务外延,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信托产品和服务。对此,信托公司需从资源整合、产品设计、营销渠道、科技赋能等多方面加强能力建设,为拓展养老信托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从几个具体业务模式来看,一是养老消费信托。这是信托公司养老服务业务的主要探索领域,已有多家公司积极布局,发行了相关产品。随着我国养老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老年消费群体的养老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医疗、社交、娱乐、保健等服务类需求增速明显,因此,养老产品、医疗、旅游、看护等将成为老年群体新的消费增长点,成为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新机遇。在产品设计时,信托公司可结合养老人群特征,进行更多信托功能的创新及职责的延伸。

  二是保险金信托与养老结合,双重功能助力养老保障。保险金信托产品兼具保险和信托双重优势,可更好满足老年群体养老需求。即投保人在发生人身意外事故之后,由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管理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为投保人的生活提供保障。该模式综合了信托和保险的优势,同时也可以降低家族信托的设立门槛。

  三是养老主题家族信托,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化高品质养老服务。目前,不少信托公司在设计家族信托产品时,积极融入养老服务功能,丰富产品内涵。养老主题家族信托在实现财富传承、资产隔离的同时,充分考虑客户养老需求,逐渐受到投资者青睐。

  此外,信托公司还可利用信托优势和资源禀赋创新性地服务于养老需求,拓展养老信托业务模式,如个人配置型养老信托、慈善养老信托、涉众资金服务信托、养老地产信托基金等,打造各类特色养老信托业务,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